第022章 話癆克星-《步步生蓮》
第(1/3)頁
那鴻臚快腳說道:“回到禮賓院后,楊左使依禮制,設盛宴款待鄭王與徐鉉,席間,徐鉉口若懸河,引經據典,指點江山,語驚四座,為助酒興,且當堂賦詞一首。”
他說著,將抄錄下來的那首詞呈上,趙匡胤接在手中,閱罷贊道:“果然不愧為江南第一才子,其詞不及李煜綺麗,故無驚艷之感,然細細品來,氣度尤勝之,且正應和今曰氣象,既討好了我宋國氣象,又不墮唐國威風,驟急之間,有此急才,我朝學士之中,或盧制誥差可比擬,余者皆不如也。以楊浩之學識,定然無法賦詞應和的。”
鴻臚快腳稱喏道:“官家所言甚是,楊左使只舉杯稱贊,向徐鉉勸酒,并不應答。”
趙匡胤一笑:“繼續說來,此后如何?”
鴻臚快腳道:“徐鉉見楊左使不予置辭,詩興稍減,又復飲酒三旬,便談起唐國稱臣之事,其言滔滔不絕,小臣藏于屏風之后使筆速錄,猶不及其速,是故只記下只言片語。”
趙匡胤冷笑:“徐鉉素有蘇秦張儀之才,然此非戰國,無六國合縱供其睥睨,天下一統之勢不可阻擋,徐鉉仗三寸不爛之舌,倉皇奔走,只言片語,就想將天下局勢艸控于股掌之間?真是書生之見,哼,他說些什么?”
鴻臚快腳道:“徐鉉說,今唐國之主宅心仁厚,自繼位以來勉力勤政,無甚隕越,境內以安,庶民粗足。養兵唯圖自保,并無問鼎天下之心。今宋主英明,天下歸心,唐國亦不落人后,為庶民百姓計,決以自削國號,降格為王,善事大宋,息兵恤民,今后宋國與唐,君臣和氣,永棄兵戈,實為幸事。呃……大意如此,徐鉉出口成章,語速如風,小臣所記實在不全……”
趙匡胤細細品味,嘴角噙起一抹冷笑:“這一句,關鍵就在養兵自保上了。他既稱臣,又恐朕借其兵或駐兵于其境,這句話分明就是唐國可以稱臣,但是我調不得他唐國的兵,亦不必駐兵于唐,因為他力足自保,呵呵……楊浩怎么說?”
“呃……,楊左使面露微笑,只是勸酒。”
趙匡胤一呆:“他一句話都沒有說么?”
“沒有。”
趙匡胤怔了片刻,又道:“那徐鉉又說些甚么?”
鴻臚快腳道:“徐鉉又言,唐國降宋,一片赤誠,唐愿以忠效宋君,希望我宋君亦仁主之心待唐國,勿生刀兵,致天下糜爛。他說,天下無千年不亡之國,為宏圖霸業,致萬千黎民疾苦,非百姓之福,實千古之罪人。又說,世上無百年不死之人,若我宋國欲以武力迫唐,則唐國上下,自君至民,必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斷無不戰而笑,貽萬世恥笑之理。”
趙匡胤只是冷笑,這回不待他問,鴻臚快腳便補充了一句:“楊左使面露微笑,只是請酒。”
“說下去。”
“是,徐鉉又道,唐國服宋,是為息刀兵,養萬民。又兼官家仁德之主,必不致苛待唐人,故有歸心。今唐遞順表稱臣,希望我宋君能承喏待唐主君臣如父子,永修睦好,不啟戰端。否則,唐主數十年仁政深得民心,今長江天險可恃,百萬民心可恃,金陵城堅可恃,群臣心齊可恃,宋師雖強,無足畏也。”
“好一張利口!”
趙匡胤不屑地道:“長江天險可恃么?保江必保淮,唐國淮南不保,如今已盡在我宋國之手,長江天塹豈非空談?朕論詩詞,遠不及彼,然這一句,朕卻可駁得他體無完膚,惜乎朕與降臣之臣,身份天壤之別,不能親自駁斥之,實為憾事。楊浩怎么應對的?”
鴻臚快腳的臉頰抽搐了幾下,答道:“楊左使微笑請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阳县|
台北县|
屏南县|
定陶县|
西乌|
普洱|
东乡族自治县|
阳新县|
崇左市|
普兰县|
南木林县|
西畴县|
剑阁县|
清新县|
阳朔县|
涞水县|
论坛|
康马县|
鄢陵县|
顺昌县|
莫力|
祁门县|
西藏|
惠安县|
朝阳县|
贵南县|
宁德市|
顺义区|
廉江市|
滁州市|
阿尔山市|
汉源县|
新乡市|
县级市|
东方市|
广水市|
岑巩县|
鄂托克旗|
睢宁县|
巴东县|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