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二平時不吭聲,但是一回到朝陽村,村里的父老鄉親都喜歡纏著他問一些事情,他隨便透露一點,都讓鄉親們驚訝到不行。 只是知道趙國慶有錢有能耐有本事,但是卻沒想到他這也太強了。 席間二爺爺找了村里小學一個彭老師彭校長來作陪,說是他是這邊少有的文化人,比村里許多人都有見識,讓他當陪客陪趙國慶和趙順吃飯。 “我姓趙,是新郎自己家里人的,應該陪彭老師才對……” 朝陽村的老習慣,吃飯的時候本家姓的算是自己人,外姓是客人,本家姓是要陪客氣端茶倒水倒酒水以示尊重。 “這,這可使不得,真是愧不敢當!” 這個彭老師有三十多歲的樣子,帶著一副眼鏡,個子不高其貌不揚,但是說話不自覺的喜歡用詞,有些文縐縐的感覺。 而且他特別的講理,不管是夾菜還是喝酒,都會先請一下趙國慶,顯得太客氣讓趙國慶覺得有些別扭。 為了拉近兩人之間的距離,趙國慶就沒話找話說,問彭老師現在小學一個學校學生還有多少? 一共有多少個年級多少個班? 學生一般多大入學,去鎮子上讀初中的多不多? 趙國慶要是說別的,這個彭老師也許沒啥話說,但是說起這個,這個彭老師眼睛一下子亮了,簡直變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起來。 “學?,F在有118個孩子,一共有五個班,有十個多老師,最少的一個班是五年級,只剩下十二個孩子了,前些天一個學生不肯讀書了,我去他家家訪,她家里說姑娘今年都十五歲了,讀書也沒用,讓回家嫁人!” “愚昧呀,這一年級的學生最多,說是七歲讓上學,其實還有十歲上學的,反正一年級的孩子,一個班有三十六個人,從七歲八歲九歲十歲的都有,普遍年紀在八九歲的樣子,其實要是孩子不流失都在學校里,小學足足會有三百個學生!” “很多七歲的孩子,家里都不讓來讀書,說是太小了,讓在家里幫著帶·帶弟弟妹妹,送到學校又花錢,還不能在家做事!” 彭老師說到這里就搖頭,這年頭讀書是要書本費和學費的。 不便宜,有些貴,很多家庭有些舍不得,也有些是拿不出來的。 這就導致了哪怕老師一直做工作,可是學生的流失率很高,肯來學校上學的人不多,很多家庭都會把孩子留在家里做事,就不讓他們讀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