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個多小時后,鬼子終于進入到周衛國等人的視野,還真是車水馬龍的,隊列拉開有兩三公里長。 王涵小心思是挺多,但打仗也不含糊,他挑選的狙擊陣地正好行進中的橫斜面呈30度夾角,再考慮大口徑反器材子彈飛行的時間,正好會在雙方45度的瞬間擊中鬼子的坦克。 只需兩到三槍就能打趴窩鬼子打頭的坦克。 王涵使用的是毛瑟m1918反器材步槍,屬于單發栓動步槍,研制時間是1918年。,整槍的長度為1691mm、槍管長度為980mm、包括三腳架重18.5千克。 口徑 13.2毫米 有效穿甲距離 150米 對付歐羅巴那些重型坦克肯定是不行的,但用來打薄皮大餡的豆戰車是綽綽有余的。 狙擊組一般由正、副射手兩人組成,配8發子彈,由于這款狙擊槍的后座力非常大,主射手射擊3發子彈后就會更換成副射手來射擊,等于是兩個人換著來的。 由于受到了周衛國言語上的擠兌,王涵決定第一槍由他自己親自來完成,他王涵也是要臉面的人。 獵鷹特工隊的裝備相對于猛虎來說要先進的多,他們不僅裝備了反器材狙擊步槍這樣的大殺器,而且還有最先進的高爆炸藥。 炸彈采用電磁起爆,安裝好后只需要摁下起爆開關,炸彈馬上就會爆炸,比導火索起爆要靠譜的多。 他們有專門的爆破專家,經驗豐富,能夠將爆破的時間誤差精確到零點零幾秒。 也就是說,他想炸車頭,絕對不會炸到車尾上! 這次行動,獵鷹隊損失了一半的精英,可以說是損失慘重,特別是辛苦培訓出的新隊員損失最大,十名最優秀的新隊員折損了7人,只剩下狙擊手孟佳琪、電信員高曉玲,沖鋒槍手李金龍。 其他13人包括隊長周衛國、副隊長王涵以及其他11名教官,這些教官大部分畢業于漢斯貓特種兵特種兵學院,也有是國內特招的技術教官,比如爆破專家楊凱文少校。 他是歸國華僑,之前是蒼鷹國的爆破愛好者,戰爭爆發后毅然放棄了蒼鷹國的優越生活條件回到國內,被青衣社特招,擔任爆破教官。 “楊教官,鬼子就交給你了,我們帶的炸藥有限,就炸第三輛、第四輛!” “隊長,你就放心吧,保準讓這兩輛車飛上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