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當他仔細想過之后。 他那張開的嘴又緩緩閉上了。 因為他發現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不管是元朝的覆滅也好,又或是大明朝的建立也罷,天下事物運行的規律并沒有任何本質意義上的更改。 基層農戶依然要耕田,要繳納稅收。 就算老朱準允了百姓們自由墾荒,且有明文,開荒田前三年不會繳納,對百姓們而言,最為直觀的好處,也就是他們稅收每日桌上的陶碗里多了一兩米飯, 所以真正在這場滅國與立國戰爭之中,誰真正得了好處呢? 可以是勛貴,可以是官員,可以是豪門,可以是士紳 答案千變萬化。 但唯獨不包括黔首百姓。 常升也沒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結,而是意有所指的說道:“姐夫熟讀經史,不知可曾聽聞,前遠詩人,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 ”中有一句,弟深以為然。”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br> “這也是我為何素來尊敬叔伯,卻從不按其形式設計,為民請命的原因。” 常升自顧自的說著。 話題一度牽扯到了如今還在鳳陽府中的老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