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善待勇士-《草原特種兵》
第(1/3)頁
就在北線蒙軍秣兵歷馬,準備一戰解決立窩尼亞問題的時候,傳來一個令所有西蒙古人振奮的消息。伏爾加-頓河運河經過4年的艱苦奮戰,終于建成通航了。
運河起于頓河東岸的卡拉奇,終于伏爾加河西岸的卡斯諾米亞斯克,全長101公里。由于到伏爾加河的落差為88米,到頓河的落差為44米,全河段修建了13座大型船閘,和4個大型水庫。全河段可以通行2千噸級的大型船只,這對于西蒙古是決定性的。
目前里海西岸和南岸,一直到伏爾加河中游是蒙古經濟中心,西蒙古8成的工農業產值來自于這一地區。蒙古這頭工業巨獸不斷從世界各地吸收著資源,又不斷的把海量產品送到四面八方,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運輸絡。尤其是目前,西蒙古為了徹底掌控東西方貿易線,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戰爭。
在北線,內河艦隊司令長官烏恩正在征戰波羅的海東岸,拔都王爺親率蒙軍主力征戰日耳曼東部地區-波蘭-波西米亞-匈牙利-克羅地亞-達契亞地區。在南線,蒙古王公忽必烈,大將巴根臺與波斯軍團正在征戰小亞細亞。
這條戰線長達3千多公里,幾乎縱貫了當時人類文明的中心。每日所需物資都是天文數字,如何把蒙古強大的工業能力變成實實在在的戰斗力,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運輸系統。在這個時代,水路船運是唯一可以選擇的運輸方式。
里海工農業區產出的海量產品沿著伏爾加河,進入奇斯托波爾統一調配。一部分船隊沿著伏爾加河進入伏爾加-波羅的海水系,在經過幾個關鍵港口的轉運,進入諾夫哥羅德的租借地希姆斯克,這里就是補給整個北線部隊的核心。
主要的物資,還是從奇斯托波爾進入察里津港,沿著察里津到卡拉奇的公路運到頓河水系,然后沿著頓河進入亞速海,最后到達刻赤港。
現在的黑海,已經成為了蒙古的內湖。蒙古人在黑海修建了一系列港口,在黑海北岸,有刻赤、塞瓦斯托波爾、奧恰科夫、敖德薩。在黑海東岸,有格連吉克、圖阿普謝、蘇呼米。
在黑海南岸,有巴統、特拉布宗、奧爾杜、薩姆松和錫普諾。蒙古的艦隊通過控制這些港口,就等于控制住了小亞細亞,從刻赤港出發的貨船源源不斷的補給小亞細亞的30萬蒙古盟軍。
在黑海西岸,蒙古人修建了蘇利納、康斯坦察、瓦爾納和布爾加斯,這些海港群就是為拔都率領的中路大軍提供補給的。目前,中路的蒙軍主力已經基本結束在斯拉夫地區的征戰,正在向圖爾恰地區集結,準備沿著黑海西岸向君士坦丁堡進軍。
如果說不里阿爾是西蒙古的頭顱,那么欽察地區、高加索和北部波斯就是西蒙古的軀干,而這條龐大的水運系統,就是他的血管和神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堂县|
若羌县|
讷河市|
襄汾县|
辽宁省|
宜君县|
磐石市|
民权县|
广灵县|
清水河县|
济阳县|
黑山县|
哈巴河县|
旺苍县|
老河口市|
怀仁县|
都昌县|
大埔县|
延津县|
平江县|
奉新县|
顺平县|
凉城县|
昌图县|
左权县|
米脂县|
林甸县|
彰武县|
称多县|
镇雄县|
易门县|
大冶市|
山西省|
灵台县|
六安市|
囊谦县|
新津县|
房产|
防城港市|
华阴市|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