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大案始末-《人生流浪》
第(1/3)頁
720、大案始末
請讓我們看一看有關這徐州銅山縣夾河鄉楚王山漢墓被盜案的偵破紀實!
引子:2002年9月18日,楚王山漢墓盜墓案主犯之一劉坤玉,被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至此,受社會普遍關注的楚王山漢墓盜墓案的主要涉案人員已全部被繩之以法。在這起案件中,共有19名涉案人員,除兩名死刑、一名死緩、一名無期外,其余刑期均在10年以上。
另據來自國際刑警組織的訊息,從楚王山漢墓被盜走的一盞九枝燈,由文物販子經香港賣至加拿大,售價高達500萬元,這是建國以來我市盜墓第一大案。
千年王陵?神秘莫測
楚王山為徐州的歷史名山,最早稱赭土山,產五色土,早在商周時期即作為供品進獻朝廷,用作立社壇(地壇),以祭祀土地神,祈求保佑國家風調雨順。北宋蘇軾《送張師厚詩》有“斷嶺不遮西望眼,送君直過楚王山”的詩句。
據地方志記載,明代的時候,楚王山南有數十口井,山北有數十座冢,民間遂有“山前九十九口井,山后九十九座冢”之語。由于歷史的變遷,山南的井早已無跡可尋,山北的冢也所剩無幾。關于楚王山漢墓群,最早的記載見于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以后的歷代史籍及地方志中也都有類似的記載。
經過千年歷史變遷,該墓群現有墓葬四座,均有高大的封土堆,遠遠望去,封土堆呈覆斗形,平面方形或長方形,上小下大,周圍則壘砌塊石,以防止雨水對封土的沖刷。在這四座墓葬中,以一號墓的規模最大。
由于楚王山漢墓群規模宏大,又相傳為楚元王劉交的陵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因此,很早就被江蘇省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楚王山漢墓群和其它楚王陵墓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罪惡之手?伸進王陵
“要想富,挖古墓,一夜變成萬元戶”,一些夢想著一夜暴富的人將罪惡之手伸向了古代墓葬。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楚王山漢墓群,也吸引了犯罪分子貪婪的目光。
1997年1月7日下午,一放羊者趕著一群羊在一號墓上放羊,突然,一只羊踩到了一個隱蔽的洞口上,羊差一點掉進洞里,盜墓活動遂被發現。
公安機關在現場調查時,周圍群眾反映,1996年12月中旬,墓葬北側閘口村村民劉某晚上10點左右被不明身份者用刀砍傷。一時間,村中人心惶惶,天黑以后都不敢出門。12月24日前后,一村民在楚王山主峰山坡石縫間發現新土,感到奇怪,但不了解此土的出處。村民還講,這段時間,夜里曾有外地人到一號墓東側采石場值班室借火點煙;白天也經常看到有外地人開車到楚王山打兔子。辦案人員推測,應為盜墓團伙成員在監視盜洞是否被發現。
盜墓分子盜掘手段專業,方法十分巧妙。盜洞口位于已暴露的一段墓道的上方約10米處,旁邊有一棵樹,便于拴系繩索。盜洞很小,洞口周圍有深20厘米的二層臺,木板正好卡在此二層臺上,木板基本上與地面平齊。木板兩端各有一個鐵絲抓手,便于掀蓋,蓋板上白天堆有石塊進行偽裝,極不易被發現。盜洞內的土被運到了距盜洞南200米的主峰山坡上,盜墓者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將土分別倒在山石間的縫隙內,甚至用石塊掩蓋起來,以防被人發現。
盜洞垂直向下,南北長1.2米、東西寬0.7米、深約12米,兩側有腳窩。盜洞在深12米處向西挖掘成橫向盜洞,在橫向盜洞深0.5米處,于南壁發現一耳室,耳室內的土基本上被盜墓者掏空,地上有一些被盜墓者丟棄的瓷器、銅器殘件,可能是盜墓者在該耳室內發現了更為珍貴的文物,憑據經驗,盜墓分子猜測相對的另一側也應該有一個耳室,可能也會有一些較為珍貴的陪葬品。因此,該橫向盜洞除繼續沿墓道南壁向西延伸外,又向北開挖了一條南北向的盜洞。該盜洞橫穿墓道,至北壁為耳室,長約7米。此盜洞對陪葬品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盜洞內到處都是殘破的器物碎片。南北向的盜洞長約10米,西部盡頭為墓道終點,并露出了保存完好的用塞石封堵的甬道口。由于盜洞口被突然發現,盜墓者還未來及打開主墓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漳县|
成安县|
绩溪县|
榆树市|
巩义市|
乌恰县|
福清市|
黑河市|
襄汾县|
庄河市|
呼和浩特市|
泰和县|
准格尔旗|
北海市|
巴中市|
温泉县|
温宿县|
达孜县|
永川市|
咸丰县|
莱州市|
大名县|
五华县|
敦化市|
永泰县|
富平县|
通山县|
巩义市|
英超|
资阳市|
柯坪县|
阜南县|
陆良县|
思茅市|
娱乐|
宁都县|
会泽县|
镇坪县|
怀安县|
象州县|
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