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啟霄今日前往淮陰,太守府內辭別完慕容定方,慕容靈瑄捏著衣角,對蘇啟霄依依不舍的。
蘇啟霄摸摸靈瑄腦袋,答應她等過了年再來徐州。當然這還沒完,靈瑄哪會這么容易被他打發,直至蘇啟霄萬般無奈立下了字據,才算安撫好這個長不大的慕容大小姐。
眼下蘇王將要啟程的淮陰之行與到徐州時截然不同,蘇啟霄不想再引人注目,便下令派遣大劍侯、血戰侯二人,護送嚴國公、白若筠、云溪鷺先返蘇王府。
蘇啟霄自己則只帶幽草與蘇敘兩個人去淮陰。
白若筠聽說了蘇啟霄的安排,生氣道:“你這也太危險了,好歹多帶點人啊!再說了,本公主去姑蘇城熟門熟路的,才不需要人護送!”
暮凌同樣憂慮道:“殿下,末將也覺得不可,你在揚州和徐州已經遇過兩次刺殺了,豈可不讓大劍侯與末將跟隨?”
蘇啟霄平靜道:“本王這不安然無恙嗎?況且本王此行淮陰是想暗查某些事端,要的就是人少,以免打草驚蛇。”
白若筠嘆了口氣,心知蘇啟霄這么做一定是在有緣由,便不再多說什么。
暮凌依舊態度誠懇:“末將還是不放心,蘇敘武功不行,倘是發生意外,靠幽草一人根本不夠,請殿下允許我隨行!”
蘇啟霄拒絕道:“見過你血戰侯的人太多了,蘇敘面生,沒人認識他。”
一旁的蘇敘仿佛心頭被王爺和暮凌各扎了一刀,疼得很吶。
蘇啟霄嘴角勾了勾,又道:“況且嚴國公都為本王解過簽了,他老人家都說沒問題了,本王的侯爺還不放心?”
嚴長臨一聽那還得了,這小子是想把責任歸在自己身上,拉開馬車簾子臭罵道:“蘇家小子,老夫只說你除夕前死不了,沒說你不會缺根胳膊少條腿!”
暮凌眼見嚴國公似乎站自己這邊,剛想再勸王爺,突然不再開口……
因為他看見了蘇王頃刻飛羽皆沉的幽冷眼神,這是王爺震怒前的最后通牒。
蘇敘折中提議:“殿下,不如讓暮凌帶兵在淮陰城外等候,若有情況可及時來援。”
“也好。”蘇啟霄點頭。
暮凌彎腰,拱手聽令:“末將知曉了,末將會在淮陰城外暗領八百王騎軍等候殿下。”
蘇啟霄笑道:“嗯。”
說來淮陰與徐州相鄰,路途不遠。
而這淮陰城啊,原本不屬于蘇地四州。
蘇王起初封地為姑蘇、金陵、徐州三城,因蘇啟霄在天冊十四年平定三江大旱暴亂有功,高祖皇帝才將這第四城淮陰賞賜給蘇王。
當然了,賞賜不是那么好拿的。
淮陰城瀕臨東海,對于大夏王朝來說是塊鞭長莫及的硬骨頭。此城位置特殊,百姓自古靠海吃海,常遇東瀛海寇襲擾,故民風彪悍無比。彼時蘇王尚未親政,高祖皇帝與其說將淮陰賜予好外孫,不如說是高祖想讓安逸了十多年的老親家去替他收服淮陰。
畢竟高文淵自入主神都洛陽以來,坐央呈宮內勵精圖治了十四年,日日殫精竭慮,生怕重蹈末隋滅亡覆轍。而老親家蘇歧倒好,締造完震驚朝野的神都廢龍案,直接兩手一攤辭去太師之職,終年賦閑金陵!
想當年蘇歧與高文淵在八朝并立的尸山血海里開創大夏王朝,如今聽聞他溫酒棋局、繕生樂哉,惹得高祖極為不悅,哪有讓一起打天下的老親家如此清閑的道理?是該讓蘇歧活動活動筋骨了。
活動筋骨之地,便是硬骨頭淮陰。
天冊十四年,蘇歧在接手淮陰事務后政令果斷,撤掉先前壓不住淮陰地頭蛇的大夏官員,推舉了淮陰大族秦桎為淮陰太守,安定了淮陰與朝廷對抗的民意。然而過了六年,時至今日……淮陰對蘇地亦或神都依舊沒有多少歸屬感,從姑蘇而來的一道政令,淮陰上下能施行個五六分都算燒高香了。
而眼下,親政之后的蘇啟霄要去的就是這么一個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