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56章 茅山-《我有一座小酒館》


    第(1/3)頁

    有句歇后語叫:茅山的菩薩——照遠不照近。這話怎么說起的?要講,就得先說說茅山的來歷。

    從前,茅山并不叫茅山,叫句曲山。山上遍地長滿藥草,什么山藥、何首烏、枸杞、明黨參,滿山滿嶺都是。

    茅山腳下住著姓茅的弟兄三個,茅大、茅二和茅三。弟兄仨從小死了父母,家里窮得叮當響,三個人守著一間破草屋,兩畝薄地,平時靠上山挖藥草度日。

    那辰光,挖了藥材,要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賣。山上虎狼比人多,一個人出外怕有失閃,弟兄仁總是結伴去賣藥草。

    有一天,他們賣了藥材回家,快到家門口時,看見一個瘦精精的老太婆昏倒在路旁。弟兄住心腸軟,連忙上前把她救醒,誰知老太婆眼一睜,就號陶大哭起來。左問右問,老太婆才講出苦處,原來她是外地人,家鄉鬧災,逃荒到此,舉目無親,無依無靠,餓昏在這塊的。

    茅三聽了,說:“老太也是受苦人,我們又沒有上人,不如把她背回家,供養起來吧。”

    茅大為難了,說:“我們弟兄三個年輕力壯,起早摸黑,還糊不住三張口,能再添一張吃閑飯的嘴嗎?”

    茅二望望哥哥,又望望弟弟,他覺得兩人說得都在理,自己又沒有主見,就不敢張口了。茅三心好,口直,見兩個哥不吱聲,便說。“我們弟兄仁從小死了娘,從來也沒有孝敬過娘,此刻路上遇到這位受苦老人,比如她是我們娘,你們不養,我來孝敬!“說完,背起老太婆就往家里奔。

    茅大、茅二聽小弟弟說得在理,便依了老三,一起認了娘。從此后,老太婆就和弟兄仁過日子了。老太婆燒燒煮煮,縫縫補補,整天忙得手不停,腳不歇,弟兄仁也十分孝敬老人,對她吩咐的事,總是說一不二。一家人過得安安逸逸,比親骨肉還親。

    轉眼到了秋天。這年弟兄仁種的兩畝稻子長勢特別好,灌了漿,轉了黃,一棵棵稻穗頭像狗尾巴,低頭耷拉在那塊,再停十天八日就好開頭鐮了。這天晚上,老太婆把弟兄仁喊到跟前,說:“你們弟兄仁,聽不聽我的話?”

    弟兄仁說:“娘,你說的話,我們哪句沒聽呀!”

    老太婆說:“好,都聽,你們明天早起把兩畝田的稻子全部割回家。”

    弟兄仨一聽,全傻了眼。

    茅大想:“今天娘莫非昏了頭!稻子長勢這么好,過幾天割不是收成更好嗎?“他忙說:“古人講,麥要搶,稻要養,這稻萬萬割不得!”

    茅二也覺得娘這事做得大蹊蹺,他本來少主見,就放在肚里咕嚕,又不吱聲了。

    茅三說:“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娘比我們歲數大,見識多,我們聽娘的。”說著拿起鐮刀,連奔帶跑下了田。

    茅大、茅二沒有辦法,只好也一起跟老三下田割稻子。第二天,稻子割好,堆得像座小山,老太婆又叫弟兄仁用泥巴把四周封起來,封得滴水不漏。第三天,天邊忽然飛來黑壓壓的一大片蝗蟲,見什么啃什么!不要說莊稼,連山坡上的青草、樹木也給啃得光禿禿的,這下百姓可遭了殃。

    茅三說:“虧得聽娘的話吧!不然田里稻子長勢再好,也要顆粒無收。”

    茅二說:“是呀,我總覺得娘說的話,還是……還是有點道理的。”

    茅大說:“娘,這回,我算是服貼你了。”

    從此,弟兄仁對老太婆更加孝敬。又過了十天,老太婆又把弟兄仁喊到面前,說:“你們弟兄仁聽不聽我的話?”

    弟兄仁忙說:“你老說的話,我們哪次沒聽呀?”

    老太婆說:“聽就好,你們替我趕快把糧食扒出來,裝上船,往北開,那塊的人正受災,百姓沒得吃,糧食比金子還金貴哩!”

    這回,弟兄仁二話不說,七手八腳把糧食囤子扒開,扛的扛,背的背,連夜裝上大船,馱著老太婆上船離了家。大船開到半路,忽然老天爺翻了臉,又是風,又是雨,大船裝滿糧食,江水齊了船幫,船在江里直晃,浪頭越來越大,眼看大船經不住浪打了。

    老太婆又把弟兄仨喊到眼前。說:“今年年成不好,又鬧蟲害又鬧水災,多少老百姓受苦受難,保住船上的一粒糧食,就能多救活一口人命。如今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減輕船上的重量,不然船就難保了。”說完,她就要往江中跳。

    茅三一把抱住娘,說:“娘,你不能跳,救人要緊。“說完,他把娘一放,自己往浪尖一跳,大浪吞下了他,轉眼不見了。茅大、茅二一看小弟弟為了救窮人,保糧食跳了大江,也就跟著“卜通、卜通”跳下了大江。

    說也奇怪,弟兄仁跳進江后,轉眼大江又風平浪靜了,據說這船糧食運到受災的地方,老百姓執不完,扛不盡。扒完了,轉眼糧食又滿了,就這船糧食救活了無數受苦受難的老百姓。

    后來,在茅家弟兄仁住的地方,長出三座大山,后世的人稱頂高的山為大茅峰,傳說是老三變的,為人最好;老二在二茅峰;老大呢?有點私心叫三茅峰,最矮。那些被茅家弟兄仨救活的遠方受災的老百姓,翻山越嶺替茅家弟兄塑像。從此,就留下這么句歇后語,茅山的菩薩——照遠不照近。

    句容縣有座茅山,山上供的茅山菩薩,是道家圣地,這茅山菩薩哩,不是生下來就成為菩薩,是茅氏三兄弟。后來,他們怎的成為菩薩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大同县| 平和县| 通榆县| 黔西县| 康平县| 建阳市| 阳西县| 大厂| 勃利县| 景东| 普兰县| 中牟县| 五台县| 温泉县| 三原县| 武隆县| 商水县| 上饶县| 邢台县| 东方市| 济宁市| 九龙坡区| 东乌珠穆沁旗| 奉新县| 木兰县| 政和县| 新郑市| 台南县| 关岭| 聂荣县| 泗水县| 曲松县| 富蕴县| 乌鲁木齐市| 英吉沙县| 长子县| 嘉禾县| 濮阳市| 商河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