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盒飯店前面的樓上,里長想吃雞油烙的餅,被憨憨攔下,不讓他吃。 今天中午吃盒飯的人,一人給一張油餅,用鐵板雞架的雞油烙的。 “對于缺油水的人來說雞油好,咱們不缺,不要吃它。 咱那個蘇子籽油、麻油、茶葉籽油才是最好的。 要和親王說一下,百貨商店收購各地茶葉籽,等別處的茶葉籽成熟了,他們采下來,咱要。 福建那邊有拿這個榨油,不過很苦,所以一般人不愛吃,也不想去榨油?!? 朱聞天說著想到有很多茶葉籽,由于工藝問題,別人采了后榨油,那個難吃啊!就不要了。 村子里可以通過過濾、高溫加熱、鐵粉脫氧來讓那個苦味消失,與其他油換著吃。 方法教給百姓,百姓也做不好,反而會出問題。 不如大量收集,百姓賣茶葉籽能賺錢,收上來的榨油后處理,賣給百姓,社會層面就多了一些食用油。 “倒也是,那茶葉樹到了后來會結不少種子,種子比蘇紫、油菜籽、麻籽都大很多。 咱北面的山上野茶樹少,每年就收那些,現在種了一堆,還不能采茶葉,更不用說籽了。 福建那里的野茶多,再問問其他地方,發現了就把籽收集起來。 還有什么地方茶樹多?最好是能去采,再運過來加工。” 里長發現憨憨的辦法好,可以增加百姓的油,原來要扔掉的東西,值錢了。 “陜西那里有,以前用來跟草原的人換馬,就是和北元及一些部落換。 另外四川也有,賣茶的話收三十分之一的稅。 正常種茶賣的有記載的,陜西那里有六百八十多萬株,四川有二百三十八萬株。 其他無主的茶樹也不少,那邊是用來貿易的,所以知道。 如果需要的話,把榨油廠開過去,就地壓榨和后續處理,油呢就賣給當地百姓。” 朱聞天知道陜西和四川的情況,資料能查到,像自己呆的位置,沒人寫資料,就沒辦法了。 四川的茶最多,不過不允許私賣,拿來換馬的,換馬…… 想著換馬,朱聞天發現不對,這個馬現在換起來有問題,很大的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