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柳終究沒有逃過常麗紅的單獨談話,她也無意避開。 這幾年高永昌和常麗紅對她很照顧,就像是平常長輩,總會操心晚輩各種各樣的事情。 他們經常叫向桂蘭過去吃飯,也會叫上白柳。 向桂蘭的婚姻關系很與眾不同,長年和丈夫分居兩地,兩個兒子也交給公婆帶著,她只是每隔一個月回去幾天。 起初白柳并不知道向桂蘭已婚,她不太喜歡打聽別人的私事,直到有次在高永昌家里吃飯,或許是表姑和姑父在場,向桂蘭也不再避諱地提起自己的家事。 她和丈夫同在一個大院長大,彼此間有感情卻各有各的人生理想。 向桂蘭惦記父親和爺爺臨死都念叨的事業,而丈夫則有從軍報國的理想,兩人并沒有要求對方為自己讓步。 最后長輩包容,為他們帶孩子,任他們各自拼搏事業。 “別緊張,我不是要催婚,我反而覺得婚姻對于女同志來時只是錦上添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常麗紅和白柳走在前面,戲謔道,“不是都說戰友情嘛,夫妻也是戰友。” “我們那個年代,女人不結婚仿佛犯了天條,我想爭取自由必須先妥協,所以我嫁給了高永昌。”她轉過頭,帶著一絲不明顯的笑意,“這個戰友還行,沒讓我失望。” 高永昌很尊重常麗紅,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給予常麗紅更多自己決定的自由。 白柳想起高永昌吃飯時總會下意識看向常麗紅,感慨道:“高叔是個合格的丈夫。” “不不,”常麗紅馬上搖頭,“你看到的只是現在的他,年輕時并不是如此。那時他心高氣傲,總覺得自己能做出偉大的事業,而工作確實占據他的大部分時間。” “家庭和工作永遠不可能完全平衡,更何況他家除了他還有父母和兄弟,我要兼顧太多。” 常麗紅回憶起過往的歲月,無奈地搖搖頭,年輕時總覺得很多事比天大,回憶時卻顯得輕描淡寫。 “結局總是好的,如今你和高叔很好。”白柳見過很多功成名就后拋妻棄子的男人,高永昌不是。 常麗紅笑著點頭:“是的,所以我想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呂非家事簡單,我讓你高叔問過,他的父母都不在身邊,只要你們選擇在一起,以后就能兩個人關上門過小日子。” 比起兄弟多的家庭,只有過來的人才知道簡單的好處。 白柳下意識說道:“我們還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