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音樂之中的對比能夠讓音樂之中隱藏的力量所浮現。 前面越是悲傷,后面的甜美才更加柔和。 前面更加甜美,后面的悲傷才更加痛苦。 這一切都是靠著對比樂段去實現的。 很多人音樂之中的對比就是簡單地將肖邦所寫作出來的東西給彈出來,僅此而已。 利用肖邦的作品去表達對比。 但是實際上,對比并不只是這么簡單。 并不僅僅只是肖邦,你還應該在其中加入許多許多,你自己對于對比的思考以及反思。 傅調的手指在鋼琴上輕柔撥動,美麗崇高,如愛撫似的第二主題呈現在眾人面前。 夜曲式的琶音柔和地擔任著伴奏的角色,將音樂之中的美感激發的更為深刻。 這真摯如歌的旋律瞬間打動了所有人,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心情能夠平靜。 他們看著傅調的演奏,克制著自己內心的激動。 傅調的第二主題樂團直接沖破了苦悶,使悲嘆也煙消霧散。 與之前的那一份痛苦哀傷的詮釋形成完美的反差。 前面悲嘆的有多么痛苦,后面這個地方的消散就有多么的輕松。 正如同清晨醒來時候聞到的清香。 你或許疑惑這個這個清香就近是從哪里來的,你周圍明明十分的黑暗,身處于一個陳腐的小屋之中,找到任何的陽光以及美好。 你只能往前走,繼續往前走,尋找著香味的源頭。 終于,當你推開那緊閉的窗簾,向著窗外望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 這美好原來來自于窗外的那片寬廣的花園。 鮮花綻放,肆意地釋放著自己的魅力以及香氣,吸引著萬物的欽慕。 啪! 聽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鋼琴系主任用力錘了一下自己的大腿,不由得齜牙咧嘴起來。 這個地方,彈的真的太好了,太棒了! 如果不是因為音樂會的緣故,如果他能夠在自己家里聽到傅調這樣的演奏的話,他必然要蹦起來,對著眾人大聲喊出一句bravo。 不喊一句bravo,或者喊一句牛逼,彼其娘之,入你娘之類的臟話,都沒有辦法釋放他心中的那一份激動。 就剛剛這個轉折的對比,傅調的這個詮釋,足以進入他今年聽到的黃金樂段前五。 不,甚至可能前三,乃至于第一。 只要他之后聽不到其他的神級現場的話,這絕對能夠算得上是前幾。 就這個演出,就這個對比,就這個表達。 真特么絕了。 怎么會有這樣的人,能夠詮釋出這么漂亮的音樂的啊? 這個也太離譜了。 他腦袋到底是怎么長的,他究竟是怎么想到要這個樣子來詮釋的? 開什么玩笑…… 真的,太牛逼了! 不僅僅是他,周圍其他很多人也有這樣的感覺。 他們難以置信地看著傅調,雙拳都不由得緊握。 這個演奏是真的牛逼,真的強。 然而,傅調的實力并不僅僅只是如此,這個只是第一主題的出現以及第二主題所產生的對比造成的美好。 接下來的,才是重點。 展開部中對兩個主題均進行了發展,這在肖邦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做法。 那么為什么肖邦要給這一首作品進行展開,而不給其他作品展開呢? 很多人沒有多想,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點后,便會發現。 一切的原因便在于傅調的演奏中。 展開的目的是讓音樂的形象變得更為立體。 而這一份立體,讓音樂主題之間的對比則是變得更為明顯。 上下對立,前后對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有的一切都在傅調的手中交錯,融合,展現出一段完全不同的感覺出來。 情緒,在逐漸碰撞,讓音樂的表達變得更為復雜。 可是這份復雜并沒有讓人難以察覺音樂之中的美感,反而讓音樂脈絡變得格外清晰明了。 這種感覺極為的錯亂。 明明是那么復雜的作品,音樂之中的情緒表達明明那么困難,可是為什么在傅調的手中,卻顯得那么簡單,那么的輕而易舉。 就好像他們只要跟著傅調的理解去學習,他們就也能夠理解這一首作品究竟應該怎么去詮釋似的。 如果真的這樣想,其實倒也好。 但是問題是。 他們的大腦以及身體又在抗拒。 他們全身上下的細胞都在用行動去告訴他。 “不,你不行。” 第三天一萬字了,你們投票我更新,努力日萬每一天,說到做到!加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