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只是非常平靜地走到了舞臺之上,在掌聲之中對著眾人微微鞠躬后,走到舞臺下,開始了他今日最后的演奏。
下半場的演奏和上半場并不同,上半場是一個開胃小菜加上一個超級豪華的主菜拼成了眾人面前的這一道音樂盛宴的上半。
而下半場,傅調則是將許多的套曲放在一起,演奏給眾人。
就如同法餐之中的面包,以及餐后甜點一般。
肖邦的一套馬祖卡,加上幾首船歌,波蘭舞曲。
密密麻麻的肖邦作品,以極為完美的肖邦感覺加上傅調本人那種如同大海一般的詮釋,直接讓眾人明白了為什么傅調能夠成為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之前可能還有人覺得,哦,原來這個就是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可現在已經不會有人會這么想。
他們只會覺得……
怪不得傅調能夠拿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
暫且不管能不能聽懂傅調的演奏,只是單純的欣賞,都能欣賞到傅調演奏之中的那一種極為純粹的美感。
這種美感匯聚在眾人的面前,共同構成了眾人面前的這一場完美的肖邦盛宴。
從前菜,到主菜,再到飯后甜點。
所有的一切都給眾人安排的妥妥當當。
不僅不會如同某些人一場音樂會演奏五六首貝多芬奏鳴曲那般繁復,聽著讓人無比的疲倦,整個腦袋感覺都要炸掉。
也不會有些人演奏了一整場的音樂會全部都是一些小曲子,聽的人總感覺自己好像什么都沒有聽一般。
更不會全篇都是巴洛克時期的一些教堂音樂廳,讓人聽的昏昏欲睡。
從簡單,到復雜,再到有趣,最后回歸輕松。
這一套流程下來,比傅調之前在歐洲那邊的巡演更加完善,更加符合華國人這邊的胃口。
聽著這一切,海城音樂學院鋼琴系的系主任腦袋里已經沒有其他的什么多余的東西,什么吸收傅調進海城音樂學院之類的話。
他現在想的只是傅調這一次的音樂會演奏的真的極為完美。
完美到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么好的地步。
還是那句話,就單純討論肖邦而言,傅調的肖邦真的已經可以算的上是一絕,可以單獨拿出來聽的那一種。
你說還有誰能夠超過傅調的,那么基本上就是那些活了幾十年,現在已經六七十歲的那群人,他們浸淫了肖邦那么久,肖邦的技術難度也不算高,他們只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音樂性上即可。
而年輕一代,乃至于四十歲左右的那群人,單純肖邦能夠超越傅調的,不管怎么算都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甚至其中還有大半有爭議。
就例如所有人都覺得很厲害的李迪云,他真的能夠超越傅調嗎?
李迪云的粉絲肯定是覺得他能夠做到,畢竟李迪云是那種靈光一閃類型的選手,之前演奏的稀疏平常,突然就來了靈感,感覺這樣演奏更好,結果就詮釋出來了神之一手,演奏出了神級唱片以及現場。
可是他現在那種靈感已經很久沒有聽到了,這個時候你說他比傅調強,那么也就是只能說他身上有神之一手的神級現場傍身,而傅調沒有。
僅此而已。
至于其他的一些肖邦的頂級演奏者,例如之前被吹的特別狠,基本上等同于南韓那邊古典音樂希望的趙成珍,已經輸給了傅調。
東瀛那邊的東瀛鋼琴姬,鋼琴公主小林愛實連決賽都差一點沒有進去。
小林愛實的好友,曾經的鋼琴王子,現在的鋼琴胖子反田恭平,據說下次會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參賽。
可是具體他能表現成什么樣誰也說不準,至于他能不能打贏傅調……那也真的不太好說。
畢竟你要知道,只要我吹的夠狠,與此同時我就是不出手,那么我就是無敵的。
因此這么算下來,年輕人里面,甚至成名的人里面,真正意義上能夠戰勝的傅調的,滿打滿算大概也就一兩人。
而現在聽到傅調的現場后,堅持李迪云能夠打贏傅調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
最起碼,海城音樂學院鋼琴系系主任是這樣想的。
一直演奏到傅調的演奏結束后,他都還沒有緩過神來。
伴隨著眾人的數次掌聲,以及傅調返場后彈奏的一些小甜品作品,眾人所熟知的,短暫的,偏向于流行的作品結束后,他這才恍恍惚惚地與眾人一同鼓掌,起身,準備離場。
系主任恍恍惚惚地起身,向著音樂廳外面走去。
他站在音樂廳外,看著周圍正在討論的眾人,以及已經完全漆黑的天空,一時間有那么一些些恍惚。
好像……
傅調的全球巡回在這個地方就結束了?
之前他聽說傅調會在音樂會結束后演奏一些爵士作品,他原本有些期待來著。
不過看傅調這個樣子,以及現在的華國場地,可能應該不會演奏爵士作品了吧?
并不是什么辱華之類的,只是因為當地的群眾更喜歡輕松一點的作品,而爵士樂相比較傳統西方古典音樂,受眾更小一些。
可能會引起部分行業內人員的稱贊,但是絕對不會讓那些普通觀眾聽的爽,聽的興奮起來。
傅調在音樂會后的安可演奏這樣的一些小甜品作品,倒也情有可原。
從波蘭華沙開始,最后走到柏林,逐漸名聲大噪。
在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見證了傅調的成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