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霍王是先王最小的弟弟,其他幾位王爺都比他年紀大,也意味著他們在封地經營的更久,權勢更加穩固積累的財富更多。 鐘承皓不是唯一擁有兵權的王爺,老皇帝若是駕崩,幾個王爺蠢蠢欲動,極有可能聯手對付他——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他寧折不彎的性格太受人忌憚了。 奪嫡之戰,從來都不是溫情脈脈的,舒安歌在京都中奔走經營,只為給霍王多增添一些籌碼。 讓她欣慰的是,她之前給的各種建議,鐘承皓大部分都聽取了。 他在衛州推廣改良后的農耕工具和生產技術,派人與西方小國通商,用絲綢和瓷器換取牛羊和馬匹。 得民心者得天下,相比起其他幾位王爺,霍王在民間的口碑好的太多了。 舒安歌通過賣字畫做生意,家中資產翻了好幾倍,但她沒拿來享受,而是盡數用來資助窮人和家境貧寒的書生。 下至乞丐和販夫走卒,上至沒落的王公貴族,舒安歌盡全力資助著她認為品行不錯的人。 在旁人看來,舒安歌不計回報的付出實在太傻了,有人甚至背地里編了歌謠嘲笑她。 舒安歌沒將這些放在心上,她專心做善事,還將這份善行延續到其他城市。 她做好事,沒想過流芳千古,只圖一個問心無愧,同時不著痕跡的為霍王營造一個好形象。 時間一點點推移,舒安歌收集了許多胡、盧二人及黨羽的罪狀,但她遲遲沒拿出來。 乍一看,舒安歌的復仇計劃,似乎一直陷入停頓中,實際上她一直在積蓄力量,打算給二人致命一擊。 (好困,碼字時都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