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多事之秋,各地藩王蠢蠢欲動,但沒有人主動入京,霍王自然也不能來。
眼看著老皇帝大限將至,舒安歌心中沒半點惋惜,只盼著他快點兒結束造孽的一生。
玉荷班解散后,舒安歌的日子變得單調蕭條了許多。她曾派人關照過以前伙伴的生活,得知他們過得很好,這才放下心來。
之前舒安歌曾拜托霍王照顧遠在儋州的同族親人,他辦事十分利索,很快就派人將儋州還活著的白氏族人接應到了安全的地方。
大部分白氏族人選擇回衛州,許多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主動跟在霍王手下干事。
鐘承皓愛屋及烏,對白家子弟非常照顧,他人暫時無法前往京都,在思量之后決定讓白瑾彥和白瑾駿兩兄弟前往京城與她互相照應。
私心里,鐘承皓希望有親人陪在身邊,白瑾竹日子能過的愉快些。
她太自強,太有責任心,平時過得太辛苦了。
每次聽到屬下匯報白瑾竹的情況時,鐘承皓恨不得將她摟在懷中,告訴她不要這么辛苦。
得知白家兩兄弟即將抵達京都的消息,舒安歌有些期待又有些緊張。
原主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她對于養大自己的師父們非常敬重,但也很向往與血緣上的兄弟姐妹團聚。
畢竟永安郡王將白瑾竹被送入靈毓寺,是出于愛和呵護,而不是不負責任的遺棄。
在白瑾竹十八歲之前,白家人雖然沒和她正式相認,但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照顧著她。
對原主來說,這一生始終未能與家人親密團聚,著實是一種遺憾。
舒安歌想要替原主修改這個遺憾,與白家人好好相處。
白瑾彥和白瑾駿同樣非常期待和小妹見面,他們盼這一天已經判太久了。
當初大師曾發話,小妹若是在家中恐怕性命危矣,多虧靈毓寺的高僧們不顧男女之別,收她的俗家弟子,白瑾竹這才在白家落難之后安然無恙的躲過一劫。
都說近鄉情怯,白瑾彥和白瑾駿兄弟倆即將見到多年未見的妹妹,心中澎湃之余也有些膽怯。
雖然當年將妹妹送到靈毓寺中,是為了她能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但一家人仍然心懷愧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