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是旁的事,葉娘子興許就聽丈夫的了。但長子天賦過人,寒窗苦讀不嫌辛苦,早日參加會試考取功名,帶著娘親和妹妹與父親團聚,是他的夙愿,她不舍得阻止。 更何況,當初古康時自己也是在過了鄉試后,第一時間前往京城參加會試,一連參加了三次春闈,這才高中探花。 如今他們的長子,有一個在朝為官的爹爹,條件比古康時當年好上許多,更要早點入場才對。 娘兒仨艱難奔波,一路從余杭小鎮來到了繁華富庶的京城。 葉娘子這么多年來日夜操持,熬壞眼睛和身子,到京城后水土不服,只憑著一口氣沒病倒。 娘兒仨來京城第一件事就是打聽古康時,得到了一個讓他們心神具裂的消息——古康時高中探花之后不到一個月,就與郭翰林家的三小姐成親了,在次年生下一個女兒,十多年來共生了兩兒一女。 沒來京城前,葉娘子一直對夫君抱有希望,欺騙自己之前旁人告訴她的話,興許是誤傳也說不定,姓古的人那么多,取了官家小姐的未必是她夫君。 到了京城后,真相赤裸揭開,葉娘子心如刀絞,一心想找古康時問個明白。 這么多年來,她尊老愛幼,照顧他一大家子,究竟哪里對不起他,為何他做出停娶再娶之事,還瞞了她這么多年。 更讓葉娘子心灰意冷的是,她從七八歲就開始養著的小姑和小叔,甚至她養老送終的公公婆婆,其實都是知道古康時在京城再娶之事的。 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她和一雙兒女。 葉娘子雖是女子,但因父親疼愛,飽讀詩書仁義禮智信五字牢記在心。 她萬萬沒想到,世上竟然有古康時這樣的無恥之徒。 葉娘子帶著一雙兒女,到了古府門前,想要找古康時問個究竟,卻被看門人趕走。 娘兒仨又到街上攔古康時的轎子,哪料想,他連轎門都沒掀,只裝作不認識母子三人。 葉娘子對古康時大失所望,古文斌也難接受,一直敬仰的父親竟然是這樣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 娘兒仨被趕走后,古康時派下人送來了五十兩銀子,表示他人在官場身不由己,讓他們放他一條生路,日后若是文斌考取功名,他愿提攜一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