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更俗最新小說》
第(3/3)頁
即便此時的箕山窯,還遠不如其后世之名鈞州(陽翟)瓷驚動天下,但天宣年間以大峪、大鴻兩寨為核心,黃澗河谷兩岸也已經陸續建成二十多座燒瓷窯,數以百計的商賈往來其間,將箕山瓷運往河淮、河洛等地販售。赤扈南侵,商路中斷,箕山瓷也好,汝州魯山花瓷也好,發展都陷入停滯,但除了魯山花瓷窯多沿北滍水分布外,箕山瓷窯位于箕山深處——即便黃澗河上游河谷隸屬于許州陽翟縣,為方便瓷器出山,數十年來開辟較為寬敞的馱運山道,也是極其的易守難攻。
而箕山之間的諸多窯主,近年來也是一個個財大氣粗,豢養眾多家丁護院不說,虜兵南寇之后,還以大峪寨、大鴻寨等塢堡為據點,操練鄉兵寨勇,抵擋住小股敵軍進箕山襲擾,保住山間瓷窯以及當地燒瓷為主的窯戶。
楚山據桐柏諸山發展,峰巒疊嶂,嶺谷起伏,耕地極為有限。
楚山在這種條件下,還想著實現錢糧的自給自足,唯一的途徑就根據當世的技術水平,盡可能的去推動能規模化生產的初級產品的發展。
除了農作物外,當世能規模化生產的初級產品非常有限。
除了制鹽、采煤、造紙、金銀鐵銅等礦開采冶煉、制燭、鑄幣、榨油、造船等業外,煉制瓷器絕對是不容易忽視的一宗。
徐懷慫恿韓昌甫、周虛易等義軍將領,率黑衫軍撤入箕山大鴻寨休整,除了希望他們倚仗箕山東段的險峻山勢,積極抵御虜兵滲透進箕山,屏護汝州的北翼、襄城的西北翼外,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徐懷看重黃澗河上游河谷的箕山窯戶。
畢竟徐懷率部潛襲汴梁期間,以出產花瓷、青瓷聞名的汝州,還處于鄭家的控制之下。
汝陽失陷后,由于魯山瓷窯主要分布于北滍水沿岸,一方面瓷窯受敵軍破壞嚴重,一方面窯主帶著窯工,特別是熟練窯匠南逃謀生,汝州瓷業損失很大,這就使得黃澗河上游的箕山窯及窯戶變得更為重要。
四月局勢趨緩之后,徐懷除了收編退守大鴻寨抗敵的黑衫軍,強行收編包括大峪寨在內的箕山東段塢寨勢力,還正式以所處河谷地勢更為開闊的大峪寨為駐地,設立黃澗都巡檢司,使王章率兩千精銳駐守黃澗河上游河谷,保障箕山窯恢復生產。
同時還動用數千人馬,沿崎嶇陡峭的黃澗河谷開鑿棧道,使得箕山窯所燒制的瓷器方便往南運往荊襄等地販售。
當然,僅恢復箕山窯的生產還不夠,北滍水沿岸的魯山窯在戰前生產花瓷、白瓷及青瓷的規模更大。
接下來,一方面會組織仍在汝州的魯山窯主恢復生產,另一方面行營會將逃亡窯主的瓷窯征為官有,以勵鋒堂的名義從箕山招募匠戶恢復生產……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苍溪县|
滦南县|
阿克|
淅川县|
沂水县|
黄陵县|
北流市|
上高县|
巴东县|
原平市|
吉安市|
蕲春县|
太仆寺旗|
忻城县|
汶上县|
阳山县|
崇阳县|
岫岩|
潮州市|
海晏县|
西吉县|
若尔盖县|
九龙城区|
榆树市|
武安市|
安塞县|
陆良县|
韶山市|
莱阳市|
额济纳旗|
淮滨县|
阳高县|
刚察县|
于都县|
大英县|
莲花县|
靖州|
哈尔滨市|
祁连县|
乌拉特中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