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更俗最新小說》
第(1/3)頁
午后眾人進入南蔡城,初建的南蔡城沒有想象中的冷落、空寂,甚至還相當的繁榮、熱鬧。
這除了鑄鋒堂將南蔡當成最為核心的商貨中轉基地進行打造,將楚山所產的茶鐵瓷器以及所需的棉麻草藥都主要經南蔡中轉,吸引大量商賈云集過來外,南蔡在建城的同時,還大規模發展鐵器制作、織造等業。
鐵器作坊,乃是方便楚山運出的鐵料,在南蔡加工制成各種鐵器成品販售各地,甚至將一部分兵甲制備,分流到南蔡來——這比在楚山制成鐵器運往荊湖各地,一是運輸更為便利、成本更為低廉,同時也發揮流民匠戶的作用。
目前楚山在汝、蔡兩州也面臨田少人多的問題,所開墾的田地主要種植各種糧食,棉麻種植規模極有限,每年需要從外部輸入大量的棉麻解決軍民穿衣御寒的問題。
其中僅楚山軍每年所需的被服就高達二三十萬套。
之前朝中拔給楚山的錢糧,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直接拿布匹進行折算,朝廷從各地征收的布匹,在運到楚山后,再由淮源、楚山等地的被服工場縫制出各式成品。
南蔡人多地少,即便三大垸全部建成也只能開墾出三十萬畝糧田,遠不足以承載逾二十萬人丁;后續除了要想辦法進行分流,大規模發展對勞動力需求極高的手工業,也是徐懷一再強調的容納人口、增漲賦稅的有效途徑。
因此,從荊湖等地收購棉麻,集中到南蔡紡成紗線、織成布匹,甚至直接縫制被服成品,再運往楚山,也是此時南蔡縣司及諸鄉司正重點推進的工作。
下面諸鄉司的織造院發展推進較晚,目前才剛剛起步,畢竟紡車織機的制作也需要時間,但南蔡城里重點建設、發展的織造院,此時已經招募了上千織工運作起來。
此外,制燭、造紙、刻印等業也相繼發展出一些雛形來,城南船場也著手大規模招募工匠,加上云集過來的商賈、四周遷入的民戶、官吏家屬,此時的南蔡城里已經形成近萬人口的居住規模。
這對新置的僑縣而言,已經可以說相當繁榮了。
當世很多縣級城池,居住規模甚至都不足千人。
上萬南蔡兵馬也已完成集結,此時都集中入駐城里的各處營舍,但這個節骨眼里嚴禁隨意離開營舍走動,要不然城里還要熱鬧幾分。
徐懷進城后,也沒有前往靖勝侯府落腳歇息,而是直接前往縣尉司大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鄄城县|
叙永县|
高阳县|
剑阁县|
广丰县|
临城县|
余庆县|
宜兴市|
宁南县|
阜平县|
丰顺县|
琼中|
聂拉木县|
屯门区|
乡宁县|
肇源县|
民县|
合川市|
芜湖市|
无棣县|
获嘉县|
获嘉县|
庆安县|
温州市|
靖宇县|
扎兰屯市|
兰溪市|
金秀|
尖扎县|
随州市|
长汀县|
逊克县|
轮台县|
大同市|
观塘区|
临武县|
手游|
平利县|
公主岭市|
久治县|
彰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