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人說,中央集權的話,肯定會讓英格蘭人固守自封,喪失了對于海洋的征服欲望,變得跟中國一樣。 但是他們沒有看到,除了英格蘭,整個歐洲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中央集權,但是對于殖民地的渴望一直沒有停止,利益,才是歐洲人征服地球的重要因素,中央集權了,才更好的殖民擴張。 之前也說過,英格蘭的地方完全被紳士集團,也就是由鄉紳、騎士、準騎士、約曼農組成的集團控制,英王的對于地方的控制,取決于英王的強勢地位。 地方治理由法庭模式和委員會模式構成。 都鐸政府保留了教區體制,并且將它改造成地方的基層行政單位。 并且亨利七世更加細分,增加了百戶區。 于是,莊園、百戶區——教區——郡,三級劃分,構成了英格蘭的行政機制,當然還有例外的自治城市。 司法上,英格蘭地方由莊園法庭,百戶區法庭,郡法庭,以及城市法庭構成。 法庭的各類人員雖然是由地方的人組成,但是全靠國王任命,服從于王權的領導。 而委員會制度,原先就是由中央設置的一種臨時機構,專門處理各種事務的。 比如補助金委員會,不從國教者委員會,圈地調查委員會,征兵委員會等,各種帶有行政和司法權利的委員會。 其中,掌握著司法權和部分行政權的治安委員會就是地方最主要的機構。 通過任命不付薪水的鄉紳和靈活使用各種委員會,成為都鐸的國王們掌控地方的不二法寶。 而為了調節法庭和各種委員會的關系,國王一般會任免郡長來行使這項職責。 而為了避免郡長的權利難以抑制,都鐸國王們將軍權,統帥地方民兵的權利交給了郡尉,并且將他們的任期調整為一年。 這樣一來,郡長完全喪失了權利,成了空殼子(我懷疑加拿大總督等象征來源于此),他們從法律上擁有權利,卻無法行使權利,形成一種統而不治的局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