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事實證明,原本就貪生怕死的張萬春最終也沒有因為黃臺吉這兩天對于自己的優(yōu)待而產(chǎn)生什么士為知己者死的壯烈之心。 前邊能降了建奴,現(xiàn)在投降起來也是毫無壓力。 張成春再次投降了。 完顏晗卻是選擇了血戰(zhàn)到底,直到被人用長槍給捅穿了雙腿之后被俘。 完顏晗所帶領(lǐng)的一個牛錄,還有后來沖進(jìn)來的接近兩千騎建奴,基本上都涼涼了。 尤其是在城門未關(guān)之時就被人看到了黃臺吉帶頭跑路,心中涼涼的建奴,差不多近半之?dāng)?shù)都選擇投降了事。 但是崇禎皇帝的心情卻很是糟糕。 都說鼻涕宋什么的,但是宋是被誰給滅了的? 宋朝當(dāng)時有錢,任性,可以幾線作戰(zhàn)。如果不是吃虧在沒有戰(zhàn)馬這一點上,其實勝負(fù)什么的還真不好說。 就算是這樣兒,宋亡之后,在蒙古大汗親征的情況下,釣魚城還守了八年不曾陷落。 跟后世的抗戰(zhàn)時間一般的長短。 父親死了兒子上,兒子死了孫子上,一代代的人就這么拼了下去。 最后宋朝徹底涼涼了之后,釣魚城才以開城后不殺一人為條件投降。 明朝這倒霉蛋就更倒霉了。 與其說是被李自成或者建奴給滅掉的,還不如說是被投降后的明軍和東林黨的正人君子們聯(lián)手給滅掉的。 兩個讓人愛到骨子里又恨到骨子里的漢人王朝最終間接的亡于漢人自己的手中。 這就讓人很惱火了。 而崇禎皇帝的眼前現(xiàn)在就有這么一號人物。 張萬春。 這個和后世的開國少將同名的家伙,職業(yè)也是一樣的軍人。 可是后世的少將張萬春為了國家和民族奉獻(xiàn)了一生。 剛勁勇武,精忠報國,身經(jīng)百戰(zhàn),戰(zhàn)功卓著這十六個字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可是眼前的這個參將張萬春呢? 貪生怕死,見利忘義,無君無父,民族罪人這十六個字才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崇禎皇帝的心情很糟糕,臉色也就很不好看。 現(xiàn)在的崇禎皇帝威勢日重,早就不再是那個需要靠面癱來拯救演技的小白黃帝了——朕高興了就是和風(fēng)細(xì)雨,朕不開心了就是雷霆萬鈞。 像這種手握軍權(quán)財權(quán)人事權(quán)于一身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 一旦缺少了其中一項,基本上都是要受制于人,也就不得不玩些計謀一類的。 那樣兒還是皇帝么? 別的不說,光是幾場仗積累下來的大勝之威,就足以讓崇禎皇帝無視任何敢于跳脫的人了。 最明顯的例子,祖龍在時誰敢反?劉邦?項羽?還是張良韓信? 雖然說崇禎皇帝對比秦皇漢武來說肯定差的太遠(yuǎn),但是在明朝晚期這種比爛的時代,誰還能比他更強(qiáng)半分? 而崇禎皇帝現(xiàn)在那難看到極點的臉色,讓跪在地上的張萬春心中不停的打起了鼓。 萬萬沒想到,自己怕死投降了建奴,結(jié)果又落在了朝廷大軍的手里。 而且脾氣不怎么好,喜歡砍人頭筑京觀的崇禎皇帝還帶兵親征了。 崇禎皇帝望著跪地后就伏在地上無言的張萬春,輕笑道:“張大將軍還有何話要說?” 張萬春左思右想也沒有什么好的脫身之計來,只得顫聲道:“罪臣該死,求陛下看在罪求引建奴上鉤入城的份上饒過罪臣。” 崇禎皇帝卻是哈的一聲笑了出來,接著問道:“如此說來,張大將軍是假意投降建奴,身在曹營心在漢嘍?” 人在落水的時候,往往是抓住一根稻草便不會放手。 此時的張萬春也是如此。 為了活命,張萬春選擇了連自己都騙:“啟奏陛下,臣知陛下定然會派兵前來遵化解圍,這才假意投降了建奴,引建奴入彀。” 崇禎皇帝卻只是伸手指了指張萬春的身后道:“看看你身后何人。” 張萬春抖著身子回頭一看,卻是自己的親兵統(tǒng)領(lǐng)張二成。 張萬春的臉色頓時死灰一片。 如果說剛才還能勉強(qiáng)騙一騙自己,那現(xiàn)在就是擺明了欺君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