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自己和完顏晗入城之時,當時可是跟著自己的親兵好生火拼了一場的。 如果張二成也活了下來,那就是最好的人證了,任憑自己再如何的舌燦蓮花,只怕也是無用。 雙股之間一熱,張萬春便哀嚎道:“陛下開恩!陛下開恩!” 崇禎皇帝卻是揮了揮手,吩咐道:“讓他閉嘴。” 隨在崇禎皇帝身邊的朱剛走上前去,捏住張萬春的下巴左右一晃,便將之脫了臼,順手還塞了塊破布進去。 張萬春這下子算是徹底的閉嘴了。 崇禎皇帝卻又盯著張二成等人道:“爾等從賊之罪必不可免。然則有反正之舉,因此罪及本身,不涉家人,爾等可服?” 張二成等人原本就知道會有這么個下場,若不是為了家中的妻兒老小,只怕早已跟著張萬春一條道走到黑。 如今皇帝親至之后,只是自己死,家人卻能免罪,這也算是官方定論,已經是十足的意外之喜了,哪里還敢奢求更多? 崇禎皇帝見張二成等人皆是叩道不迭的認罪謝恩,便吩咐道:“將張二成等人傳首九遍后,許其頭顱歸葬。” 等到張二成等人被帶下去之后,崇禎皇帝才又將目光轉向了馬石和張安德。 這兩個家伙是敗逃回來的。 不同的是,張安德是打了敗仗之后逃到了遵化,馬石干脆是連打都沒打,算是棄關而逃的。 但是兩人還有一個相同點。 不管是馬石直接棄關而逃還是張安德打了敗仗之后逃跑,都是帶著百姓跑的。 雖然說百姓家中的糧食錢財什么的肯定要被建奴給禍禍了,但是起碼人保住了。 依大明律,向這種失土之責不用多想,百分之百是掉腦袋的事兒。 熊廷弼那個倒霉蛋之所以被人算計后涼涼,其主要原因也是在失土之責這四個字上。 但是崇禎皇帝畢竟是個穿越客,不是原本的那個蠢貨,如今卻有些犯難了。 若依大明律,這兩個人是死定了。 但是就沖著這兩人好歹是保護了一方百姓的行為,崇禎皇帝又舍不得就此把這兩個人給掛掉。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禎皇帝才抓起匕首,割去了一截新長出來不久的頭發,開口道:“汝二人罪在失土,原本該死。 張安德雖然失土而逃,然則卻保了百姓不失,此其功。 馬石亦是失土有罪,然則起因卻是在張萬春身上,倒也怪不得你。 雖然你二人都是護佑百姓有功,朕亦原割發以代汝二人之罪,但是大明自有律法。 如今死罪雖免,活罪難逃。著張安德與馬石脊仗二十,削官為民。 你二人可服?” 能活命就行! 馬石和張安德早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畢竟像熊廷弼那樣兒的大佬都因為失土之責這四個字唱了涼涼,自己兩個小小的參將又能算得上什么? 二人謝恩不止,崇禎皇帝卻又開口道:“馬愛卿的傷處可好些了?” 馬石強挺著道:“啟奏陛下,微臣無礙。”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后,又接著道:“你且先休養半月,半月之后便進了西廠,跟著魏忠賢辦差吧。” 等到馬石和張安德也被人帶下去之后,崇禎皇帝又將目光轉到了朱國彥的身上。 朱國彥這家伙也很不好處置。 雖然說他是替自己三屯營的百姓考慮,可是拒絕友軍入內的情況卻也是明擺著的。 斟酌了半晌之后,崇禎皇帝才開口道:“朱愛卿拒絕趙愛卿入駐三屯營,致使戰機延誤,建奴逃脫甚多,這便是過。 可是朱愛卿又率兵出戰,攔下了建奴兩千余騎,這便是功。 有過當罰,著脊杖三十;有功當賞,賜銀三千兩。朱愛卿以為如何?” 朱國彥拜道:“臣領旨,謝陛下恩典。” 如今這種挨打卻有銀子拿的局面,已經超出朱國彥想象之中最好的情況萬分了。 如果崇禎皇帝沒有御駕親征,如果黃臺吉那狗奴才沒有選擇從三屯營方向跑路,那自己拒絕趙率教率兵入三屯營協防倒也能說的過去。 只是誰又能想到黃臺吉那狗奴才偏偏就跑偏到了三屯營? 偏偏自己又兵力不足,如果趙率教麾下的四千精騎也在三屯營,那建奴可就不是留下兩千的事兒了,可能得留下五千都不止。 見朱國彥也是領旨謝恩,崇禎皇帝又開口道:“愛卿等都是為國效力,都是護佑大明的江山百姓,戰場之上能替自己擋住刀槍的,便是這些生生死死的兄弟。 朱愛卿之事,以通報形式遍發大明上下軍中,以后斷然不許再有這等事,記下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