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反正依著崇禎皇帝現在對于鐵道方面的重視,加上自己的忽悠,只要是南北溝通上的問題解決掉,那南方的問題也就不會再成為問題了。 而自己更可以借著忠心敢言的這個印象分,在以后爭取下能不能入閣。 所以說洪承疇在賭,賭的就是崇禎皇帝現在對于南方也不滿意,更賭上崇禎皇帝對于鐵道部有足夠的重視。 崇禎皇帝對于洪承疇的這種心態,其實心里也是有數的。 就像是后世的穿越者培訓基地起點一般,有多少人是抱著火了包養嫩模不火下海干活的心態在寫書的? 雖然說大部分,甚至于百分之八十的作者都避免不了下海干活的命運,可是總有那么一些頂尖的作者實現了當初包養嫩模的豪言壯語。 當然,還有很多就是不上不下,錢有的賺,飯也有的吃,可是想要包養嫩模,錢還是不夠。 洪承疇現在就是這種心態。 賭一把,贏了,自己就能把這個鐵道部攬在手里,甚至于以后爭取入閣。 輸了,撐死了就是當個傀儡尚書,再或者是回家種地。 而洪承疇就算是有回家種地了,那也叫致仕,該有的好處一樣兒都少不了。 甚至于只要這家伙主動提出來去新明島上跟著唐王朱聿鍵他們幾個混,那崇禎皇帝就得給更多的好處。 比如說大量的賞賜和升官,這些也都是應有之意。 畢竟現在新明島上連太尉太師和丞相還都沒有整明白呢——已經去了新明島的那些人,沒有合適的人選,而能夠承擔起太尉和丞相之職的人選,又沒有人愿意跑到新明島上去混日子。 洪承疇敢賭敢下注,崇禎皇帝就敢接,更何況人家洪承疇已經這般表態,就差把自己的一片忠心挖出來后讓崇禎皇帝瞧瞧了。 呵呵笑了幾聲之后,崇禎皇帝才開口道:“好,不愧是朕看中的人選,愛卿之言,果然是老成謀國之道。” 洪承疇謝恩之后,崇禎皇帝又笑道:“愛卿以后這鐵路,應該怎么個修建法為好?” 洪承疇道:“啟奏陛下,臣未曾看過工部測繪的結果,不敢妄言于何處修建為上,但是臣心中,卻也有一點兒想法。”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開口道:“愛卿盡管說來聽聽。” 洪承疇道:“啟奏陛下,鐵路之修建,首先以運兵方便為宜,其次以方便貨運為宜,再次以方便百姓出行為宜。 如今此物剛剛開始修建,速度比之馬車尚且多有不足,故而不考慮方便百姓之事,僅考慮運兵與貨運即可。 而用兵之地,以我大明如今的情況來說,無非是北邊的蒙古,東北的建奴,西南之地,南洋各國。 如果有朝一旦鐵路所需的鐵軌產量足夠,那么便應該將之鋪遍大明,現在則只考慮蒙古與建奴即可。”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問道:“那南洋各國與西南之地呢?” 洪承疇道:“南洋各國,原本就侍奉我大明如父,現在更無敢擅起刀兵者,故而可以先緩一些。西南之地,土司眾多,不服王化者甚眾,奢安之亂便是例子,故而緩不得。 方今之勢,應該先修通往山海關的鐵路,然后再依靠鐵路不斷的修筑堡壘以向建奴方向推進。 其次,則是修建通往南直隸的鐵路,然后由南直隸分岔為三路,一路向著東南,一路通往四川,另一路則通向云貴之地。 通往東南之地的鐵路,乃是為了方便將東南之地的糧食等物運往北方,通往四川和云貴之地的鐵路,乃是為了方便投送兵力至彼,鎮壓土司判亂。 甚至于如果可行,由京城通往山西、陜西之地的鐵路也應該進行修建,到時候東南之地糧食產的多,便可以通過鐵路運往京城,然后再運往山西陜西之地。 此物雖然行的較慢,卻仍是快于人力運送,更是沒有什么火耗,臣以為,此物便是我大明之骨,不可不重。” 聽著洪承疇的一番話,崇禎皇帝干脆站起了身,鼓掌笑道:“好,洪愛卿所見與朕略同,朕心甚慰啊。” 說完之后,崇禎皇帝又笑著道:“可是,鐵路的修建,即便是除云鐵軌和車頭車廂的生產之后,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洪愛卿有沒有想過?” 洪承疇躬身道:“請陛下明示。”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開口道:“鐵路畢竟不像是直道的修建,不便之處盡可以繞道而行,其中涉及藩王眾多,百姓民田更多,該當如何是好?” 洪承疇見崇禎皇帝提出了這個問題,則是苦笑道:“啟奏陛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大問題不好解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