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遼東發(fā)生的這些狗屁倒灶的事兒,崇禎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在趙研東三人被楊七七發(fā)現(xiàn)了之后,崇禎皇帝就對這幾個活著到了遼東的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雖然楊七七的奏報里面寫的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仍然能夠讓崇禎皇帝摸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無非就是許湘暉和馬錦榮打算投降建奴,但是后來卻被人把腦袋砍去請功領(lǐng)賞了。 至于趙研東這三個大噴子,雖然說也是為了噴而噴,可是跟許湘暉那些人不同的是,這三個大噴子從來就沒想過降奴的事兒,甚至于打算在遼東占山為王。 楊七七自然沒有暴露自己錦衣衛(wèi)的身份,畢竟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分風(fēng)險,可是這三個家伙卻是實打?qū)嵉氖芰藯钇咂叩木柚呀?jīng)開始拉隊伍了。 如此一來,遼東很多身份敏感的家伙就開始投奔這三個渣渣,然后拉更多的人馬,開始整訓(xùn)。 至于整訓(xùn)完了之后怎么辦,楊七七還沒有想好,這三個渣渣同樣沒有想好。 畢竟指望三個讀書讀傻了的家伙能干成什么大事兒,也太過難為人了點兒,楊七七也不過是打算借著三個人的名號干些見不得光的事兒罷了。 對于這一點,崇禎皇帝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堂堂一國之君,要是每天都關(guān)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兒,那也太掉價了。 崇禎皇帝最關(guān)心的永遠都是自己手里的刀子和錢袋子。 刀子是用來砍人搶地盤的,錢袋子則是讓自己有小弟馬仔去操刀子砍人。 反正大明朝就這個鳥樣兒了,起碼這十幾年或者以后的幾十年都不怎么消停,天災(zāi)不斷。 不斷就不斷吧,朕手里有了錢,還怕區(qū)區(qū)一個天災(zāi)?這不是搞笑么,天災(zāi)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老百姓吃不上飯了。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剩下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衍生品,只要解決了吃飯問題,剩下的基本上也就不再是什么問題了。 比如現(xiàn)在自己手里的刀子,叫南海艦隊也好,叫鄭芝龍也罷,懟死了最新的爪哇王梅加瓦,順手把爪哇的蠻子們帶回來去修鐵路,這就是好事兒。 有蠻子們?nèi)バ掼F路,那些個危險的地段就不用死大明的百姓,自己也就不用跟楊二陛下一樣擔(dān)心修個運河把自己給修死了。 至于糧食,爪哇那地方是南洋,一年三熟四熟的都是正常,換成見到土地就想種點兒什么東西的大明百姓去耕種,用屁股想一想都知道收成會比蠻子們耕種的時候要強出許多倍去。 而自己手里的錢袋子在真正的開收了商稅和海關(guān)的關(guān)稅之后,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利誘百姓了。 百姓不是不愿意去爪哇么?朕給錢去不去?給地去不去?給牛去不去? 這些玩意朕有的是! 然后大明的百姓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在崇禎八年剛剛過去,崇禎九年剛剛到來的時候,地主士紳們把地租給降了——真真正正的給降了! 原本地租收到五成的,都已經(jīng)可以說是良心了,現(xiàn)在干脆降到了四成,某些地方甚至降到了三成! 比如陜西,先是經(jīng)過災(zāi)荒死了一大批人,然后又被唐王朱聿鍵和朱存機那些渣渣們忽悠著去了新明島幾十萬,整個陜西立即就出現(xiàn)了地多人少的局面。 地多了,人少了,地也就不值錢了。 地租再不降,老子就去新明島或者爪哇! 這絕對是一個大好的消息。 唯一算不上好的就是吏部那邊兒頭疼的要死,房壯麗自己頭疼還不夠,干脆拉著溫體仁一起找崇禎皇帝的麻煩。 爪哇那破地方在萬國堪輿圖上面看著不起眼,可是實際上的面積也絕對不小,需要的官員更是多如牛毛。 起碼得需要上千個官員才能保證整個爪哇那邊不會出什么大亂子。 問題是,就算是把崇禎年間的那些個進士全算上,再加上天啟年間的那些還沒有外放的蠢貨,也不太好湊夠需要的人數(shù)——畢竟大明是天堂,爪哇那破地方可就真不好說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