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黃臺吉登基稱帝的一波騷操作猛如狗,崇禎皇帝則是笑的不成形了。 稱帝好啊,阿黃不稱帝,懟死他也不算什么本事,估計以后還會有些腦殘替阿黃抱不平。 比如說老奴和阿黃是反抗大明暴政什么的,這一類的言論肯定少不了就是了。 但是阿黃一稱帝,這性質就變了。 任誰也挑不出崇禎皇帝的理兒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說白了,除了崇禎皇帝能稱一聲皇帝,剩下的誰敢稱皇帝都會成為大明上上下下共同的目標。 除非這個稱皇帝的人能夠先懟死崇禎皇帝,比如歷史上送快遞的李小哥一樣。 但是阿黃懟死崇禎皇帝了沒有?很明顯,沒有。 不僅沒有,還被崇禎皇帝懟的跟死狗一樣,這個時候稱帝,這波騷操作,崇禎皇帝只能說一聲佩服。 再一次安撫了后宮里的周皇后和田貴妃、袁貴妃還有完顏玉卓之后,崇禎皇帝很干脆的就跑到了軍營里面,帶著自己手下的馬仔們出發了。 周皇后的肚子再一次大了起來,這一次好像是個兒子?大概也許是吧? 不過這都不重要,反正自己還年輕的很,以后有的是時間慢慢生,尤其是完顏玉卓生了個兒子之后,崇禎皇帝心里的底氣就更足了。 兒子嘛,早晚的事兒,晚些生了還晚點兒生氣,挺好。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通運橋。 崇禎皇帝這回去遼東砸阿黃的場子,可是打算一步到位的把遼東砸回來的,所以帶的馬仔們有些多。 十萬。 還有十萬已經先行通過火車去往山海關,然后再往海州衛去。 二十萬馬仔再加上遼東原本就有的那些馬仔,砸掉區區一個阿黃家的場子,問題不大。 除非是再現薩爾滸之役才有可能。 問題是傻子都很少犯同樣的錯誤,讓已經比之萬歷年間強出不知道多少倍的明軍再犯薩爾滸之戰時的錯誤,可能么? 上一次指揮整個戰役的是楊鎬,這家伙坐鎮沈陽指揮四路大軍分兵圍剿建奴,四路大軍互不協調,然后唱了涼涼。 崇禎皇帝這一次帶著指揮作戰的是五軍都督府的一應大佬們——包括張惟賢和朱純臣這些勛貴,連孤兒幼軍也以參謀的身份加入了進來。 也就是說,孤兒幼軍的這些小家伙們雖然不會正面上戰場,但是會跟著張惟賢等人身邊出謀劃策。 當然,更多的還是學習。 更別提山海關還有一個讓建奴相當頭疼的孫承宗。 上一次薩爾滸,明軍一共糾集了十一萬大軍,還是算上了葉赫部和朝鮮方面派出來的軍隊,號稱四十七萬。 而這一次,崇禎皇帝實打實的帶出來了二十萬馬仔。 而且還沒有算上劉興祚之前已經帶出去的四十萬雜牌精銳,更沒有算上各種打算去遼東撈軍功和好處的各個活力組織。 估計真是要把各路能動用的人馬都給算上,崇禎皇帝這一次砸場子的規模將是史無前例的大——大概六十萬馬仔。 不是號稱,而是實打實的六十萬。 至于朝鮮,崇禎皇帝表示不指望了,畢竟連自己的國土都丟的差不多了,再讓他們派出軍隊來協同作戰,大明爸爸是懟建奴還是保護他們? 順便還要提一句的是,大明爸爸不缺馬! 沒錯,當初魏忠賢玩出來的讓勛貴百官們獻馬什么的玩法到了崇禎年間,根本就是個笑話。現在的情況是,大明爸爸根本就不缺戰馬。 先不說幾個比較不錯的馬場都在大明爸爸的手里,就光是夏額哲所部來歸所帶來的戰馬就接近三萬匹。 更不要提紅眼病發作的卓里克圖和卜失兔兩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