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夠用的寶鈔-《回到明朝當暴君》
第(1/3)頁
店小二陪笑道:“公子爺恕罪,小店沒有那些散碎的寶鈔,止有百貫的十貫的,其他酒樓估摸著也是一樣兒?!?
崇禎皇帝這下子樂子,干脆笑道:“行了,這些碎銀子賞你了,且收著吧。”
白撿了二兩多的碎銀子,店小二自然是連聲向崇禎皇帝道謝,看那架勢簡直恨不得把崇禎皇帝當成親爹一般給供起來。
崇禎皇帝則是覺得自己找到了一點兒原因。
之前寶鈔局發行的崇禎寶鈔面值太大,結果搞的普通百姓換了沒什么用也換不起,反而方便了大商戶們兌換了之后用來繳納商稅。
就像是后世的人民幣一樣,除了百元大鈔之外可還有的是一角兩角的呢,早期連一分兩分的都滿地飛。
相比之下,一貫面值的寶鈔可是大概相當于幾百塊的人民幣,這么一來,自然是方便了有錢人而排除了沒錢的窮鬼。
這很不科學。
哪怕是換到后世,你拿一張百元大鈔去買一個茶葉蛋,你試試賣家會不會用看二傻子的眼光看你。
既然找到了這個問題的根源之所在,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崇禎九年到崇禎十年開春的這段時間里,整個大明基本上算是比較安穩的,天災基本上沒有多大的。
原本歷史上出現的大饑以致于再生人禍這種事兒,在崇禎皇帝費盡心機的弄來糧食之后,反而沒有出現。
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大明的百姓被慣壞了,連遼東分地土這種事兒都不怎么積極,直到后來又分小妾之后才算是有人愿意去,都是慣出來臭毛病。
可以說,崇禎皇帝是抽著其他番邦小國的血來養大明,保證了大明內部的安穩。
至于南洋那些一年幾熟的番國因為把糧食都高價賣給了大家結果導致自己的百姓餓死這種事兒,崇禎皇帝顯然不放在心上。
崇禎十年三月,寶鈔局再次發行了一千萬兩新的寶鈔,只是發行出來的面值讓等著排除換寶鈔的商戶們罵娘。
這次別說是百貫十貫的面值了,連一貫的都沒有,反而全是些一文兩文,五文十文的面值,最大的也不過是五十文而已。
換回這些寶鈔去繳稅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是拿著一堆小面額的寶鈔回去是惡心人呢?
光數就得數上半天!
尤其是那些所謂的銀行網點的小吏,更是惡心人:“老爺,您要是換的話,小人就慢慢給您數著,你坐著便好?”
京城數得上號兒的酒樓醉仙樓老板許成順,原本在遼東跟著楊七七一塊兒坑了建奴一道,現在已經完全洗白成普通大明百姓,現在無比的懷念起了遼東建奴。
在遼東建奴地盤混的時候,只要自己手里有銀子,這區區的小吏還敢這么跟自己說話?
早就打折他兩條腿了!
但是現在不成了,這小吏對誰都這個鳥樣兒,不單單是針對自己,告到官府也沒有用,有火無處發。
氣哼哼的回了醉仙樓之后,許成順黑著臉吩咐自家掌柜的道:“傳話兒下去,以后有拿寶鈔來結賬的按正常銀子給結,但是這寶鈔盡量少往外出一些?!?
掌柜的陪笑道:“老爺,寶鈔這東西可就是紙啊,用來納稅也就算了,放在自個兒的手里太多,可未必是什么好事兒吧?”
許成順黑著臉道:“爺怎么吩咐你就怎么去辦!”
許成順不傻,通過今天兌換寶鈔時那一堆堆幾文錢小面額的寶鈔就已經猜到了以后必然是寶鈔的天下。
銀子雖好,可是畢竟不如寶鈔這東西方便,民間認不認的無所謂,只要官府能認可這玩意的面值用來交稅就行了。
什么時候要是能出些千兩面值的銀票就好了!
隨著許成順的感嘆,這些一文兩文的寶鈔開始不斷的被京城的一些小商戶們兌了出去。
錦衣衛的大爺們說了,去銀行網點兌出來這些寶鈔直接拿回來交那些什么亂七八糟的管理費一類的,都是沒有火耗的。
對于錦衣衛的信譽,大明的民間還是普遍認可的——說殺人全家就殺人全家,從來不失信于人。
而隨著有了第一個兌換并且成功拿著寶鈔交了稅的小販——可能也就是十幾文錢的所謂攤位管理費之后,這些小面值的寶鈔就算是火了。
然而這種火的情況也僅僅是限于小商小販們拿來繳納稅或者干脆稱之為衛生管理費和攤位管理費一類的東西,并沒有正式的開始流通。
真正讓這玩意流通起來的還是錦衣衛——拿著銀子換了小面額的寶鈔然后去這些商戶那里消費一些之后,這玩意就正式流通起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兴安县|
亚东县|
娄底市|
东乡县|
逊克县|
清河县|
玉门市|
宕昌县|
察雅县|
长垣县|
谷城县|
永胜县|
汕尾市|
毕节市|
嘉禾县|
卓尼县|
四会市|
临沂市|
勐海县|
宜阳县|
长乐市|
建平县|
工布江达县|
工布江达县|
鄂伦春自治旗|
沙田区|
五莲县|
鲁甸县|
淅川县|
吉安市|
云南省|
泾川县|
铜川市|
塔城市|
兰坪|
柘荣县|
银川市|
大田县|
资中县|
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