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項羽曾經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人生不能回到老家裝個逼,誰知道你在外面混的好? 就像是后世的那些北漂橫漂各種漂,在外面日子過的再怎么苦,受到委屈打落牙和著血往肚里吞,歸家的時候不照樣換身光鮮的衣裳,兜里揣上兩盒好煙,花錢的時候都有些不在乎的豪氣? 就像是魯迅說的一樣,人這一輩子的努力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實現小時候吹過的牛逼! 而且崇禎皇帝也樂得讓朱聿鍵這十幾個渣渣回來裝個逼——大明朝的藩王們眼下有些不夠用的感覺,下一步就得把目標盯向那些郡王了。 而朝廷再怎么吹牛逼再怎么宣傳,也比不上朱聿鍵這些渣渣們回來現身說法。 原來都差不多的地位,這幾個渣渣突然間就前進了一步,剩下的藩王們怎么想?郡王們怎么想? 一起撲街不可怕,看別人成神才尷尬。 當初說好一起撲成狗,可是朱聿鍵這幾個家伙卻悄然間出頭成神,這能忍? 悄然出頭也就算了,光靠那寥寥數封書信根本就證明不了什么,可是這十幾個渣渣現在還要回來當著大家的面裝逼? 可以預見的是,有朱聿鍵這十幾個渣渣回來裝逼,剩下的藩王和郡王們一定會更加積極的響應崇禎皇帝關于置換海外封地的號召。 除此之外,這些渣渣們回來敢空著手?朕的內帑里是不是又能豐富一下了? 正想著這些渣渣,崇禎皇帝突然又吩咐道:“告訴幼軍那邊,凡十六歲以下的,不許跟著去韃靼。” 十六歲以下的屬于未成年人,不能帶著上戰場——就算是不考慮自己的大兒子也在幼軍,也得考慮到讓這些十六歲以下的小家伙們上戰場溜一圈會不會有什么不好的影響。 …… 微風徐徐,正是陽春三月之后的四月。 周伍一身為一個京營的總旗,自從集結令下來之后就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回家了。 不過不回家也沒什么,家里也沒什么好讓自己操心的,一切都有老婆打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回去后面對著孩子問出來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周伍一不敢瞎亂回答。 比如我們腳底下是個大圓球?天圓地方是錯的? 勃然大怒的周伍一很想把那混小子揍一通,但是在聽孩子說到這是學堂里先生說的之后,周伍一就放棄了揍孩子的想法。 先生都是學問人,知道的肯定比自己這個大老粗更多,可能,腳底下真是個圓球? 京城的百姓們對于大軍出征也已經習慣了,打從當今圣上登基,幾乎是無年不戰,沒有哪一年不出征,沒有哪一年不打仗,區別只在于皇帝是否會親征而已。 連著兩三年沒見到皇帝親征,今天終于在次見到,整個京城的百姓們開始沸騰了,一窩蜂的涌到了城門口看大軍出征。 崇禎皇帝看著城門處遍布了道路兩帝的百姓,心中突然生些了些許感慨。 自己剛剛登基的時候是屬于被人欺負的那種,現在自己成了欺負人的。 自己剛剛登基時的百姓們琢磨著怎么科舉當官,現在的百姓們琢磨著怎么混進衛所里面當兵。 十三年!整整花了十三年的時間才有了這些變化! 一路行軍,一路風雨,崇禎皇帝帶著手下二十萬馬仔緊趕慢趕,終于在五月之前趕到了好陳察哈爾。 針對于明軍肆無忌憚的行動,韃靼人干脆收回了壓向別失八里和霍博克賽里方向的西路軍,與東路軍合兵一處,壓向了逸都,打算正面硬剛崇禎皇帝一波。 崇禎皇帝跟韃靼汗哈喇巴兒思就如同兩個趴在蜘蛛網上的兩個大蜘蛛一樣,都遠遠的把探子撒了出去,分析著各路探子傳回來的情報,以便于隨時給對方致命一擊。 崇禎十二年六月初三,陰,微風,無雨。 周伍一帶著自己手下的馬仔們遠遠的浪蕩在逸都的周圍,打算看看有沒有什么空子可鉆。 五十一個人加上五十一匹戰馬還有各自的武器,就是周伍一手下全部的力量。 通過望遠鏡,周伍一遠遠的就判斷出了對面韃靼人的實力——游騎數量比自己要多,大概在一百騎左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