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就很要命了,尤其是對于中原堂口的百姓們來說,就更是如此了。 有讀書的機會,誰不愿意讓自己家的娃能讀書識字?讀書改變命運這種話或者沒有人會說出來,但是道理卻都是懂的。 而這一次的人口普查行動會讓大明的戶籍冊子上多出來多少百姓,崇禎皇帝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的是,這些為了能讀書多出來的人既沒有分到土地還要交人頭稅。 該怎么辦?能賴就賴? 在后世,有個詞叫做老賴,但是在大明,真沒聽說有誰敢賴崇禎皇帝的錢不給,除非崇禎皇帝突然間抽瘋,各種減免賦稅的時候才有可能。 也就是說,只要人口普查這件大事兒辦妥當了,像朱聿鍵現在要求的什么再遷移一些百姓過去,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想了想,崇禎皇帝便開口道:“若是朕再移十萬百姓去新明島,王叔祖那里可能安排的下?” 朱聿鍵悄然的望了望崇禎皇帝的臉色,卻發(fā)現什么都沒有看出來——這種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是最他娘的坑人的! 但是基于崇禎皇帝以往的表現來判斷,朱聿鍵還是咬牙道:“啟奏陛下,百姓多了,金礦與鋁礦等的開發(fā)才能更快一些,這些好東西也可早日運回大明。 因此,莫說是十萬百姓,便是五十萬一百萬,臣也一定想辦法安排妥當!” 崇禎皇帝卻笑著搖了搖頭道:“王叔祖一片赤誠,朕是知道的。 但是移民新明島跟移民實邊是一回事兒,急不得。 眼下我大明也在重造黃冊,只是這種事兒遷延日久,絕非一日之功可成,王叔祖還需要耐心等待才是。 另外,朕的意思是,王叔祖可以在新明島那邊先安排人手造出一些房子什么的出來,做好接受百姓的準備。 等黃冊造完之后,朕便遷二十萬百姓去新明島,如何?” 朱聿鍵聞言,頓時就大喜過望——自己這一番折騰是為了什么?除了衣錦還鄉(xiāng)好裝逼之外,可不就是為了人口? 新明島那么大的一片地盤,現在所有的人全都加在一起,滿打滿算也不過是百十萬左右。 就這么點兒人想要徹底的研究明白那么大的一個大島?做夢去吧! 而且這一次崇禎皇帝的大方,實在是出乎自己的預料——原本以為能弄十萬百姓過去就不錯了,沒曾想崇禎皇帝一開口就是二十萬! 但是崇禎皇帝的話顯然還沒有說完:“另外,這二十萬百姓里面,不會全是我大明百姓。” 朱聿鍵頓時就愣住了。 不是大明百姓?難道你還想塞點兒蠻子進來? 沒錯,本王知道現在大明想要遷移百姓不是那么容易,也知道你拓土萬里,百姓們選擇太多,不愿意往新明島那種地方去。 可是,這并不是你往新明島塞蠻子的理由! 本王當初花了多少功夫和成本,才把新明島上的那些個土人給殺光? 崇禎皇帝一看朱聿鍵的表情,就知道朱聿鍵想的差了,當下便笑道:“朕倒不是說會安排一些蠻子過去,若是那樣兒的話,當初不清剿新明島的蠻子不是更省事兒?” 朱聿鍵依舊一臉懵逼的望向了崇禎皇帝——你到底想要說什么?干什么? 崇禎皇帝輕笑道:“琉球內附,朝鮮內附,王叔祖是知道的吧?” 朱聿鍵點頭道:“是,臣回京的日子里,已經聽說過了。莫非,陛下是想要遷移琉球和朝鮮百姓?” 如果是這樣兒的話,倒也不是不能接受——朝鮮和琉球這兩個地方的百姓向來就是以小中華自居,認為自己就是大明爸爸的親兒子,那漢話說的極溜,跟大明百姓基本上沒什么區(qū)別。 崇禎皇帝則是搖了搖頭道:“不止是朝鮮和琉球,朕還打算遷遼東諸部、土默特諸部的百姓一起過去。” PS:第三更送上,今天又是一萬兩千字的更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