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孟紹虞有些意味深長的道:“帝陵滲水之事非同小可,若是遷延日久,水滲入了玄宮,只怕你我都沒辦法向陛下交待啊。 更何況,孟某對永樂大典也是仰慕以久,正好借此機會一觀?” 薛鳳翔忽然之間哈哈大笑了起來,向著孟紹虞拱手后便起身道:“既然如此,那薛某便回去準備一番,三日后破土。” 匆匆告辭而去后,薛鳳翔便直接往工部而去。 其他人的事情都少得多,就是自己這個工部尚書命苦。 遷陵這種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里面的彎彎繞更是多不勝數。 比如什么時候破土挖墳,什么時候開建新墳,迎出來的棺槨該怎么存放,什么時候再次下葬等等。 這些跟禮部糾纏不清的破事兒太多,自己要考慮的也就多。 真不知道為了一部永樂大典就挖了世宗皇帝的墳,到底值得還是不值得,哪怕自己也想見識一下真正的永樂大典到底是什么樣子。 …… 這是一出大戲,從導演到演員都在盡力的演出。 崇禎皇帝自以為自己干的很到位,卻不曾想下面的官員們早就看破了一些。 但是該配合皇帝的演出,下面的官員們都用生命在努力的配合著,以保證這場大戲可以完美收官。 禮部跟工部這兩個衙門再加上少府的官員們跟瘋了一樣,大有要把天壽山掘地三尺的氣勢,以求再找到一個適合于重建永陵的地方。 短短幾天的時間,新陵就選好了址,然后開始破土動工,開始修建新永陵。 原本的永陵在四月十八那天經過繁瑣的祭天祭祖等儀式后就開始了破墳。 就連崇禎皇帝也躲進了靜室齋戒三日,對自己不孝的行為表示懺悔和思過——連老祖宗的墳都下手挖了,可以說是不孝至極了。 但是崇禎皇帝卻從來沒有后悔過。 能拯救出《永樂大典》,別說是世宗皇帝朱厚熜,就算是永樂皇帝朱老四的墳,崇禎皇帝也敢挖! 最為關鍵的是,現在離著朱厚熜埋墳里的時間才過去七十三年,永樂大典在墳里保存的應該是完好的。 等過上個幾百年,連無字天書都剩不下了,還扯什么永樂大典! 這么珍貴的典籍隨著一具尸體靜靜的埋在歲月的長河里,簡直就是犯罪! 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推進,嘉靖皇帝的墳頭也終于被挖開了,琳瑯滿目的陪葬品沒有人去關心,所有人關注的重點都是占據了幾間房子大小的永樂大典。 崇禎皇帝也見識到了傳說中的《永樂大典》——在剛剛被挖出來之后,《永樂大典》就立即送入了已經騰好了地方的皇史宬。 一眾打理皇史宬的大小太監們得到的命令有點兒嚇人——整個京城毀了都沒關系,但是大典稍微損毀一處,所有打理皇史宬的人都要為之抵命! 崇禎皇帝知道自己的這個命令有些夸張,也有些過分了。 但是在對面著《永樂大典》這么一部典籍的時候,再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除了《春秋釋例》、《元和姓纂》、《舊五代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醫學名著《蘇沈良方》、《博濟方》、《傷寒微旨》之外,更多聽都沒有聽過,更沒有見過的典籍也赫然收錄其中! 京城與《永樂大典》,到底哪個更重要,其實真的不好說。 在崇禎皇帝這個穿越者的心里,自己穿越一回,能拯救出《永樂大典》,這次穿越就有意義! 不過,也正是在崇禎皇帝的這道命令之下,所有皇史宬的太監們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對待《永樂大典》,生怕出了一點兒的問題就是人頭落地的下場。 與此同時,國子監也開始忙了起來。 挑出來一百余個字寫的好的監生之后,就開始進駐皇史宬,開始對《永樂大典》進行謄抄。 少府也跟著忙碌了起來——國子監的人是玩了命的進行謄抄,少府則是要弄出印模還有圖形的雕版出來,再拓印上二十多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