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緬甸王他隆覲見!-《回到明朝當暴君》


    第(1/3)頁

    他隆一直以為南京城就是天下第一堅城,已經(jīng)不屬于人間該出現(xiàn)的奇跡了。

    然而通過南京到京城的一路之上,這樣兒的堅城,他看到了足足有十余座!

    雖然很多都是遠遠的看到一角,或者是大概的一點兒輪廓,可是那種像是盤踞在大地上的遠古巨獸一般,于無聲中鎮(zhèn)壓天地一般直沖人心的威懾,還是讓他隆一陣陣的心驚。

    當他隆好奇的詢問陪同的鴻臚寺官員時,鴻臚寺的官員們也有些懵逼——不走近那些城池,誰知道那到底是哪座城!

    大明這么大,難道光憑一個遠遠的輪廓就能看出來究竟是哪座城池?

    開什么玩笑,這事兒問鐵道部的那些家伙還差不多,鐵路都是他們修的,線路是他們定的,有事兒問他們?nèi)ィ?

    如果一定要問本官的話,也沒問題,等著靠近城池了,讓本官看清楚城門上寫的啥字之后再問!

    很顯然,南京鴻臚寺的官員們并不是有意隱瞞,而是他們自己都鬧不清楚那些城池都具體叫什么名字——大明之雄,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靠近城池是不可能的事兒。

    除了京城與南京兩地的火車站是直通城內(nèi)之外,剩下所有的火車站都被修建在了城外,遠遠的繞開了城墻,最近的也有三四里地的距離。

    出于什么目的,沒有人知道,連崇禎皇帝都沒有關(guān)心過,這些決定都是洪承疇帶著鐵道部的馬仔們干的。

    除了一路上不斷出現(xiàn)又消逝在身后的巨大城池之外,剩下的就是一片片的農(nóng)田,還有忙碌的百姓了。

    崇禎十三年,很讓人蛋疼的一個年份,老天爺不賞臉,連自己兒子的面子都不給,就是不下雨。

    往上到崇禎皇帝,往下到平民百姓,再算上中間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就沒有一個不頭疼的。

    不下雨能怎么辦?祈雨這種事兒干了不是一回兩回了,然而老天爺說不給面子就是不給面子,難道還想讓皇帝陛下發(fā)罪己詔求雨?

    這種想法,想想就得了,誰要是真敢說出來,那就是作死——先問問大明上上下下的百姓還有衛(wèi)所士卒們會同意不?

    既然不能讓崇禎皇帝下罪己詔,老天爺又不給面子,那么就只剩下一個辦法了——靠井水!

    反正早在崇禎六七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始了大面積的打井工程,為此而死掉的蠻子幾乎達到了兩萬。

    井水再少,起碼也能澆一些地不是?哪怕是取水困難了些,總是能澆地的!

    他隆看到的就是大明的百姓們在取水種地。

    取水很簡單,從井里把水打上來,然后灌到平板車上面的大桶里,然后再盆子一點點兒的向地里揚著澆。

    沒辦法,現(xiàn)在水少,就只能這么省著澆地——雖然澆了也不過是聊勝于無,可是好歹也能讓莊稼有些收成不是?

    他隆的嘴巴張的有些大,愣愣的問道:“大明的百姓,就是這么澆地的?”

    陪同他隆一起北上京城的,是南京鴻臚寺少卿廖錦中。

    他隆王看到的景象,廖錦中同樣看在了眼中。

    聽到他隆王的話,廖錦中的臉色不禁有些陰沉:“殿下一路北上,應(yīng)該也注意到了,這許多天的時間都沒有下過一滴雨,可是這田地卻不能荒了吧?

    官府現(xiàn)在只能發(fā)動百姓,靠著從井里取水以灌溉,多少能保住一些收成。”

    他隆聞言,也不禁點了點頭道:“難怪,之前上國一直從下國購買糧食,想必也有這個原因了?”

    廖錦中道:“有這個原因,卻也不是絕對的。我大明各地的常平倉和預備倉,現(xiàn)在都裝滿了糧食。至于一直在買糧,也不過是陛下的吩咐罷了?!?

    他隆王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便不再開口話說。

    依著這位鴻臚寺少卿的說法,大明眼下并不算缺少糧食,然而購買糧食的舉動卻從來沒有停下過,甚至于,緬甸和暹羅周邊國家的糧食都被大明給買光。

    那些糧食哪兒去了?

    不用太過于耗費腦子去想,他隆都能猜得出來那些糧食的去向——要么拿去當軍糧,要么一部分儲備,一部分當軍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始兴县| 三河市| 嵊泗县| 开远市| 岚皋县| 玛曲县| 府谷县| 宁津县| 克东县| 抚宁县| 搜索| 云龙县| 巍山| 白河县| 聊城市| 连南| 鄂托克旗| 苗栗县| 博白县| 乌审旗| 重庆市| 巩义市| 会泽县| 普兰店市| 清徐县| 柏乡县| 新乡市| 陵川县| 铅山县| 景洪市| 蒲江县| 唐山市| 扎赉特旗| 宣城市| 海南省| 梅河口市| 永寿县| 抚松县| 安福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