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崇禎皇帝遠征莫臥兒是帶了一大堆馬仔的,其中的工部馬仔里面就有人能搞定模具的問題,只要拿到一枚奧斯曼正在使用的銀幣就行。 可是鑄造的問題怎么辦?又不是單單有了模子就行! 至于使用緬甸原本的鑄幣局? 別搞笑了,緬甸有鑄幣局是有的,可是跟沒有的區別也不是很大——緬甸主要使用的貨幣就是大明的銅板和銀子,現在也正在逐步的換成寶鈔。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有了模子又能怎么樣?在緬甸這里搞不出來,就只能回到大明去搞。 然后,再讓艦隊來回轉運這玩意? 還得在里面摻入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錫或者鉛或者其他的什么玩意?還不能被檢測出來? 你這是在為難我胖虎! 然而,宋韻賢的心中再怎么暗罵也沒有什么鳥用,只能老老實實的命人把李承彥隨信帶來的銀幣送回大明,讓大明鑄幣局去頭疼。 …… 在崇禎皇帝如何回大明的討論之中,崇禎皇帝和文武大臣們最終選擇了各退一步。 崇禎皇帝可以走海路,但是必須得沿著海岸線走才行,從緬甸開始,沿著暹羅再到安南,最終再沿著瓊州到泉州,然后再到一路北上到天津。 總之,朝臥人的意思是走海路可以,但是必須得沿著海岸線航行,必須得保證在遇到颶風的時候能夠隨時進港停靠,保證崇禎皇帝的安全,否則,您老人家還是走陸路回去好了。 崇禎皇帝不得不打消了去新明島上轉一圈的想法。 然而不能去新明島,崇禎皇帝的心里就不痛快。 崇禎皇帝心里不痛快,就打算搞些事情,讓更多的人跟著不痛快。 比如這一路上,就有一個很好的目標。 安南。 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領土,五代以后,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溫、慶遠等五縣。 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曾經下詔申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安南歸還所占土地。 但是當時的安南的話事人根本就是名義上的扛把子陳日昆,而是白紙扇黎季犛掌權,在黎季犛的威脅下,陳日昆干脆對于朱元璋的詔書置之不理,甚至還打算起兵與大明對抗。 大概是剛剛把中原給擺弄明白的朱元璋覺得那些蠻荒之地不值幾個錢,也不愿意因此而再起干戈,干脆來了個置之不理,打算把安南弄成朝貢體系中的一員。 然而胡季犛隨意廢立君主的行為最終還是引起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不滿,屢次拒絕了安南的朝貢,就差指著鼻子說老子看不上你們這些小撲街,你們自己等死吧! 因為朱元璋把安南給排除在了進貢體系以外,胡季犛干脆也不玩什么廢立君主的把戲了——干脆,篡了王位自己干! 自覺受了大明爸爸白眼的胡季犛畏懼大明爸爸發兵來收拾自己,選擇了長期隱瞞真相——為了過把癮,胡季犛還禪位給了次子胡漢蒼,自稱太上皇。 等到朱元璋掛了,掉鏈子的朱允炆被朱老四給懟死之后,胡漢蒼以權理安南國事的稱號向剛篡位的明成祖上表,詭稱陳朝子孫絕滅,自稱是陳朝皇帝之甥,受到群臣的推戴,請求受封安南國王。 朱老四懷疑其真實性,遣使前往清化調查,但胡漢蒼召集安南群臣聯名向明成祖上書,最終明成祖封胡漢蒼為安南國王。 為此,朱老四還特意在詔書中告誡胡漢蒼:“作善降祥,厥顯有道,事大恤下,往馨乃誠。” 然而在永樂二年,陳朝遺臣裴伯耆到明廷,控訴胡季犛父子“弒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滅此賊,蕩除奸兇,復立陳氏子孫。” 同年,有一位名叫陳天平的安南人從哀牢進入大明,自稱是陳藝宗的兒子,將胡季犛篡位一事告知了朱老四。 然而樂子就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