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老四本來就瞅著安南不順眼——實際上,大明的那些鐵頭娃皇帝就沒有誰是看著安南能順眼的。 在裴伯耆和陳天平先后控告了胡氏的行為之后,朱老四干脆召見了安南使臣,并且安排他們與陳天平見面。 在看到使節們錯愕下拜,甚至涕泣之后,裴伯耆便向安南使節責之以大義,把場面搞的一度很緊張。 本來就看安南不爽的朱老四,這下子看安南就更不爽了,干脆開始直接插手安南朝堂——朱老四派出了馬仔去核實情況。 胡家爺倆一瞧自家腦袋頂上的那位話事人已經動了真格的,便慫了,干脆利落的承認了責任之后,又要求“迎歸”陳天平。 然而,陳天平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安南國又作出來一個大死,或者說是安南被作了一個大死。 永樂三年,位于廣西的思明土官及云南寧遠州土官向朝廷控訴,轄境猛慢、祿州等地被越南所占。 土官基本上可以理解為土司——接受朝廷的羈縻,大部分時間都是各行其事,也不太把朝廷當回事兒。 即便如此,在大明皇帝和滿朝文武的眼里,這些土官土人也屬于自己人。 按照當時在皇帝心中和朝堂大佬們心中的親疏遠近來排名,毫無疑問的就是漢人第一,少民,也就是這些土司土官屬于第二階梯。 第三才輪到這些藩屬國,最后才輪得到外邦蠻夷。 排名第二的土官們告狀,而且告的是排名第三的藩屬國,永樂皇帝當時就來勁了。 原本在永樂二年的時候,占城國就已經派遣使節到了大明,然后控告胡氏“攻擾地方,殺掠人畜”,并進一步“請吏治之。” 只是別管朱老四還是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都沒太當回事兒——大明爸爸的某個干兒子控告另一個干兒子,當家做主的大明有些懶得理會。 然而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現在是自己家的老二跑來控告干兒子太過份,搶了自己家老二的土地和人頭,這讓一家之主怎么忍? 疼干兒子而虐了自己家兒子的人,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永樂三年二月,大明朝廷派出了使節,跑到安南把胡家爺倆給訓了一通,并且要求胡家爺倆兒把安南侵占了的土地給交出來,還給大明。 胡氏父子雖然愿意息事寧人,也確實交還了一些土地,但兩國關系仍然緊張。 其后,安南胡家爺倆所派到明廷的使節,都遭扣留,不許回國。大明朝廷又派員入越,查探山川道路險要之地,以為日后南征做準備。 然后吧,并不算太傻的胡氏父子也開始整軍備戰了,在多邦城加強防守,并且在各個河海要處裝插木樁陷阱,整頓軍庫。 但是安南自己內部也不是一條心。 有官員認為只好“從他所好,以緩師可也”,左相國胡元澄則認為只決定于“民心之從違耳。” 也就是說,有的官員們認為都這個鳥樣兒了,就老老實實的聽著大明爸爸安排算了,要殺要剮全憑大明爸爸說了算。 但是也有的人認為,只要安南國內的百姓支持,安南也未必真的就虛了,或許還能有一戰之力。 永樂四年丙午,大明爸爸派鎮守廣西都督僉事黃中領五千士兵,護送陳朝“前國王孫”陳天平回安南。 當這支“送歸國主”隊伍進入安南境內的支棱隘時,就遇上了胡氏父子派來的軍隊阻擊。 胡氏父子派了多少兵不清楚,但是結果卻讓人很不開心——明軍不敵,陳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 陳天平經被胡氏父子審訊后,被處以凌遲,也就是把胡氏父子直接把陳天平給千刀萬剮了。 這個行為就比較嚴重了,相當于直接一耳光就扇在了朱老四的臉上——大怒之下,朱老四當即就決定懟死安南。 永樂四年,朱老四派總兵官朱能,也就是朱純臣他家老祖宗,加封“征夷將軍”,配印信,兵分兩路去懟死安南。 可是朱能的運氣不算太好,在行軍之中病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