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狄牧沉吟了半晌之后才開口道:“倭國百姓給學生的感覺,就好像是行尸走肉,渾不似我大明百姓一般?!? 莫巖柏道:“學生倒是覺得他們似乎在刻意買醉,好像是有意麻痹自己?” 李承彥點了點頭道:“既然發現了這些,那你們明天就去找找原因吧。正好我們要在京都多留一天的時間?!? 狄牧和莫巖柏在第二天的時候沒有再去青樓,而是出了京城,跑到了倭國的鄉下。 足足逛了一個上午的時間,莫巖柏開口道:“師兄,他們也算是勤勞,就算對比我大明百姓也差不到哪兒去了,可是為什么會是這般模樣?” 狄牧搖了搖頭道:“我也說不好。我們如果直接找人問他們關于賦稅的問題,估計他們也沒膽子直接說。倒不如慢慢看,中午找個倭國百姓的家里去蹭頓飯?!? 然而快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狄牧和莫巖柏卻傻眼了——倭國人根本就沒有吃中午飯的習慣,能省一頓是一頓。 無奈之下,狄牧和莫巖皙只能靠著出城時帶著的一些吃食和罐頭草草吃了一頓 咬了一口餅子后,狄牧才恨恨的道:“從記事兒起,就沒見過有誰家是一天只吃兩頓飯的!” 莫巖柏安慰道:“算了吧師兄,我大明早些年的時候不也是一天只吃兩頓飯?” 狄牧道:“不只是三頓飯還是兩頓飯的問題。” 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莫巖柏,狄牧接著道:“你們他們身上有沒有看出來什么?” 見莫巖柏搖頭,狄牧道:“你看看他們身上穿的,再看看你我穿的,看看他們的臉色,再看看咱們這些人的臉色,有沒有發現什么不同?” 莫巖柏遲疑道:“衣不蔽體?面有菜色?不對,是面有饑色?師兄的意思是說,他們吃不飽也穿不暖?” 狄牧道:“不錯,正是這個意思。像這種衣不蔽體和面有饑色的情況,書里面也只是記載在崇禎五年之前還存在于我大明,崇禎五年之后幾乎徹底消除了這種情況。 問題在于,如果說他們現在跟崇禎五年以前的情況差不多,那豈不是說他們的百姓生活足足落后我大明二十多年?” 莫巖柏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怎么會?縱然他們百姓的生活照比我大明百姓差了許多,可也不至于相差二十年吧?” 說完之后,莫巖柏又撓了撓頭道:“可是也不好說,除了每天吃兩頓飯以外,看他們用的工具什么的,也照比我大明落后很多,難道他們就沒有人去琢磨發明些新的東西?” 狄牧搖了搖頭道:“我也想不明白,還是等回去之后找老師問一問吧?!? 對于狄牧和莫巖柏提出的問題,李承彥哈哈笑道:“你們想想發明一件新的東西需要什么?” 狄牧道:“需要時間?需要思考?需要成本?大概無非也就是這三樣了吧?” 李承彥搖了搖頭道:“不止是這些,沒有一代代的積累,想要出新的發明其實很困難,絕不是嘴上說說那么容易。 就像是我大明一般,皇家學院自崇禎元年就已經成立,陛下每年往皇家學院投入幾千萬兩的白銀,其間也只是偶有所得,直到崇禎二十四年以后才不斷涌現出新的發明。 至于倭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那又怎么樣?或者說還想怎么樣?他們不像你們兩個,你們兩個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大明百姓。 只要你們沒從軍,不僅不需要打仗,軍隊還會在有天災的時候第一時間救助你們,官府要給你們分配土地,要管你們有沒有娶妻成家,哪怕你們一無所成家無余糧,你們的孩子從一出生起就擁有了分配土地和讀書的權力,這是受到皇帝陛下和大明律保護的。 倭國的百姓呢?他們有什么?除了沒完沒了的戰爭還有什么?很多人連自己的姓氏都不配擁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