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奉天門前。 隨著朱佑樘的大手一揮,幾十個錦衣衛大漢將軍領著一百多名,身穿整齊青色儒衫的士子們走到了御階之前。 接著,錦衣衛向士子們使了個眼色后退了下去。 領頭的吳姓士子人很靈醒,他知道在何時該用何態度來面對,在路上之時,他已是和士子們說過,到皇帝面前,應該要如何來應對表示。 可不能再像是對兩位內閣閣臣那般強擰了,態度上更是要恭敬,要表現出忠君為民之心,這也是他族叔、族兄時常教導他的事。 氣節、意志! 此時面對皇帝,吳勉當先跪下,口呼參見皇帝陛下。 一群士子在膽怯、拘謹、興奮、躁動的心情下,紛紛跪下,向御座之上的皇帝行起了禮。 朱佑樘很隨和的揮了揮手,朗聲道:“唔~都平身吧!” “謝陛下!” 一眾士子磕了個頭后,緩緩站了起來。 不少人偷偷看了看御座之上的朱佑樘,面相不錯,雖看起來虛弱了些,但一身黑色龍袍端坐在金臺之上,看起來人很威嚴。 更重要的是,威嚴之下的面色看著隨和、親切,一瞬間的,士子們心中的底氣足了不少。 “說說吧,大明的登聞鼓已有幾十年未曾奏響,今日倒是迎來了一百多位,朕這個皇帝該聽聽民間的聲音,是不是真有蒙蔽上下,禍亂朝廷之人!” 吳勉心中一動,他趕忙的躬身一拜,勉強鎮定著道:“啟稟陛下,生員等為救同窗,因而不得已間打擾了圣聽,實乃有罪。然朝廷佞臣、奸宦不除,求訴無門,生員等同窗罹難,冤屈難伸,望陛下明察!” “陛下明察,嚴懲佞臣、奸宦,為生員等做主!” “陛下明察……” “放肆,混賬!” 就在士子們再次拜下,敘說著“奸佞”“冤屈”之時,朱佑樘拍案而起,陡然一聲怒喝。 朱佑樘看向陳準,怒斥道:“陳準,先前朕讓你傳下口諭,讓你領來擊鼓的鳴冤之人,你便是如此糊涂,帶來了他們?連朕也敢糊弄?” 朱佑樘的怒斥,陳準懵了懵,但他腦子轉的飛快,稍一頓后,趕忙的便上前幾步噗通一聲跪了下來,高聲喊道:“皇爺,奴婢有罪,奴婢疏忽了。奴婢蠢笨,怕記錯了陛下的諭旨,因而一直只記著諭旨了,大事卻疏忽了,奴婢有罪,請陛下責罰!” “咚,咚!” 說著話,陳準聲淚俱下,連磕了幾個頭,磕的咚咚直響。 這些響聲,如同大鼓一般,擂在了靠近御階的一眾重臣心中,也讓一眾士子懵了懵。 大臣們已是準備上奏,連吳勉也看出了似乎有些不對勁,可朱佑樘未等他們,他依然憤怒的看著陳準,喝道:“你當真是糊涂,疏忽?朕昨日才叫你做了司禮監秉筆,莫不是你連禮連法都不知? 你倒是言及有罪,看著朕,你給朕說,你到底是何罪,朕看你是知還是不知,若是說不出,朕便撤了你的職去神宮監給朕掃地去……” “咚咚!” 陳準再磕兩個頭,這才微微抬起頭,看向了朱佑樘,飛快瞥了眼朱佑樘的面色和眼神后,陳準心定了定,奏道:“皇爺,奴婢知罪,奴婢確實是疏忽,實非不知,更非有意如此。 奴婢和一眾大臣趕到長安右門外,只一直在心中念著陛下的諭旨,待到兩位閣老上前和來人談話,一眾大臣也是未曾言及,奴婢一時忘了規矩、禮法。 生員、士子不得議政,否則革去功名,罷為庶民。且中擊登聞鼓,需杖三十方可請見……” 陳準的話音剛落,張申再次不甘寂寞的行至御前跪了下來,口呼有罪:“陛下,臣亦有罪,只因一百多人聲勢浩大,臣一時慌亂,竟是忘了太祖法令、朝廷綱紀,致使此等荒唐之事行之御前。” 本已準備駁斥陳準的內閣三臣,被張申的這一搶白頓時堵的說不出話來。 太祖法令,祖訓,好大的牌子,這一定論之下,他們現在已不能解釋,只能求情。 然而,正當大臣們斟酌如何措辭之時,士子們再次說話了。 吳勉心中已是駭然,看著情形越發不好,他趕忙也是跪下,隨著他跪下,一眾士子,也是紛紛跪下。 “陛下,生員等只為伸冤,并非攪擾,更為議政。只是外戚禍亂當道,順天府助紂為虐,生員等無處伸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