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吳敏目中精芒閃爍,強健的身軀上,處處都是蠢蠢欲動,但是他看了一眼吳彧后,卻是很守規(guī)矩的沒開口。 他有旺盛的精力,熟讀兵法,常以狩獵代替行軍布陣,居中指揮,且井井有條,十分有本事。 但他也很早就知道。一個國家是有秩序的。如果破壞秩序,國家就有可能因此崩潰。 再說。他日常與吳彧相處,對兄弟的能力、性格都很清楚。 太子確實是有本事的。 未來漢王大位,讓太子去坐。他沒有意見。 既然如此,他便做個諸侯,輔佐太子。 吳彧是吳年的兒子,也受到吳年的影響。對擴張滅國這種事情,也頗有興趣,也經(jīng)常思考。他不假思索道:“回稟父王。兒臣以為,應該先南后北。” “為什么?”吳年目中泛起驚奇之色,問道。 這與自己的戰(zhàn)略,可就是南轅北轍了。 “山海關雖然很難攻打。但熊無我只有防守的能力,沒有進攻的能力。攻打山海關,是立于不敗之地。如果能打贏,長驅直入中原。整合華夏,再回頭與蒙元、斯拉夫人作戰(zhàn)。便輕松多了。” “蒙元實力強勁,十分危險。窮山惡水,也沒有太大利益。而且打下蒙元之后,還要防守斯拉夫人。兒臣覺得不劃算。” 吳彧先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后才說道。 “嗯。想法不錯。”吳年嗯了一聲,然后伸出手來,摸了摸他的腦袋,贊許道。 雖然是太子,但也是自己兒子嘛。 他沒有說明兒子的戰(zhàn)略,是對是錯。因為那個不重要。 先南,或先北,都是對的。 只要能打贏,什么都好說。 重要的不是什么主意。 而是要有自己的主意。 有主意,有行動力。然后大踏步向前走,就行了。 優(yōu)柔寡斷,沒有主意,那就完了。 吳彧、吳敏不太懂,抬頭一臉問號的看著吳年。 “我(太子)的戰(zhàn)略方向,到底怎么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