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黃子澄斜看了百越一眼,淡淡地道:“你覺得王爺需要你我來教他怎么行事?” “你!”百越被他這話噎了一下,反應過來才急忙又追上去,再一次拉住黃子澄,“不是這么說,你跟著王爺的時間也不短了,難道不知道東廠那個地方對王爺來說意味著什么?” 如今世人都知道宸王蕭鈺和司禮監大太監韓翦水火不容,錦衣衛和東廠多有案件牽扯,經常由此而鬧得不可開交。 雙方都是手段狠辣的人物,又都是圣上信重的人。 到如今,知曉兩個人真正結下的梁子的人已經不多了。 蕭鈺是太祖皇帝的遺腹子,也是太祖那一脈如今還在世上唯一的延續。 不管是先帝還是當今,都對其殊遇有加。 以蕭鈺的身份和地位,就算錦衣衛和東廠有沖突,也不至于讓兩個人結下這么深的仇怨。 其實,事情還要從裕豐二年說起,那一年,蕭鈺不過十七歲。 打完大榮那關鍵性的一戰還沒有多久,正是榮光加身之時。 可一直隨侍其左右的師父曠武,卻被抓進了東廠。 那個時候東廠的廠督還不是韓翦,而是韓翦的義父韓移。 當時抓捕曠武的理由是,在當今登基之前,參與爭儲并陷害裕豐帝。 每一任皇帝繼位都免不了一場大清洗,裕豐帝也是如此。 他的皇位來之不易,先帝的兒子眾多,他并不是最出色,也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最終能登上大位,自然也經歷了一場場的血肉廝殺。 面對曾經的仇敵,如今大權在握,豈有手軟的道理? 哪怕蕭鈺明明知道自己師父并沒有參與當年的奪嫡,卻在東廠的一筆筆罪證跟前,毫無還擊之力。 彼時他的所有力量都在軍隊里,都在邊關。 對于京城里錯綜復雜的權利關系,他停留得還太表面。 更何況,在先帝臨終之前,分明當著幾位內閣閣臣言明,想要將皇位傳給蕭鈺,以正血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