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是對蕭鈺能力及身份的認可,卻也未必不是一種試探。 雖然到事發之時,裕豐帝已經御極兩年,可誰又能肯定,帝王的心里對先帝臨終之言沒有芥蒂? 在試了種種辦法之后,蕭鈺終究還是沒能找到有利證據,替師父翻案,只得匆匆趕往東廠,誰知卻剛好目睹了韓移誅殺曠武。 明明最終圣上的裁決是在秋后處斬,韓移竟然敢公然違背圣命。 面對蕭鈺的怒不可遏,韓移只是輕飄飄的一句,曠武試圖越獄,并且造成東廠幾名干事的傷亡,不得已只得先行擊斃。 這樣潦草的借口,他能找得出來,裕豐帝也能信得過去。 因為韓移是裕豐帝的大伴,是他在潛邸時就一直信重依賴的人。 故最終韓移也不過是受了個不大不小不輕不重的懲罰而已。 這件事情,并沒有在朝野引起多大的風波,畢竟那幾年,為了翻從前的舊賬,死的人不在少數。 而蕭鈺則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著力部署拿下了錦衣衛的指揮權。 這才有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分庭抗禮的局面。 韓移死于蕭鈺執掌錦衣衛的第二年,死因很簡單,簡單得讓人懷疑——失足落水。 可這就是最后案卷卷宗的定論,圣上過目了的,誰也不能再翻案,如同當年的曠武之死。 而蕭鈺和韓翦之間的針鋒相對,也就一直這樣延續了下來。 這才有了眾人眼里錦衣衛和東廠的敵對關系。 可不管雙方因為利益之爭,鬧得有多么厲害,蕭鈺卻再也未曾踏足過東廠的地盤。 也正是因為如此,百越才憂心忡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