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0章 一壺青梅碎離愁,風也迷離,雨也迷離-《我家大師兄的屬性設定搞錯了》


    第(3/3)頁

    那位老管家模樣的護衛雙手疊放,垂在身前,靜候著馬車里劉攸下來。

    然而迎接到的不過是一具連血污都來不及清洗掉的尸體。

    老護衛噗通跪了下去,幾十歲的年紀,哭的像個孩子。府里眾人隨著跪下,哭聲之中,倒不知幾分是關于劉攸了。

    畢竟劉攸倒臺,偌大府邸的人,前路堪憂。

    不多時,一些邊軍主要將領趕了過來,見狀已經猜到了發生什么事,砰砰跪下,鎧甲砸在地上,鏗鏘而又悲傷。

    與劉攸一道的那位將領看著諸多同僚,說到:“王爺去了,生前交代我等……”后面的話沒有再說,眾人都知道迎接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下場。眾人隨即起身,往屋子里走了去。

    劉攸的尸體已經交由老管家帶去,眾將領圍坐在院子里,各自沉默。

    “我身為邊軍最高指揮,這次必然是不可能活命的,所以待王爺出殯,我會追隨而去。”

    “我知道你們想勸我,可現在的局面你們也看到了,事不可為,我等二十萬邊軍,已經失了名分,而且這段時間,兄弟們已經折損太多……這事我死后會與他們交代!”

    “朝廷危局未解,但針對邊軍的秋后算賬必然很快,我死后,至少有了一個交代,他們也當不會再逼迫……所有事情,往我身上推……要想掌握邊軍,他們必須依賴各部指揮,所以你們暫且不用過分擔心……但事后,必須以最快手法離開……再往下面的,他們也當不會再一擼到底了……”

    這話說出來,眾人心里已經有了大體想法,這些事情落在具體的執行上,則又將會是另外一番光景。

    但眼下,眾將是不愿意的,沒有半分做偽。

    這邊說話間,派往宮廷說話的人已經回來,一同到來的還有給皇帝打前站的內侍。大抵是來確定這到底是真是假。

    靈堂已經布置起來,劉攸躺在廳堂正中,這叫宋就想到了當初自己在東元小院時候,感同身受,不外如是吧。

    他提著酒壺蹲在門口,看著漸漸趕過來的南魏官員,當中大部分是劉攸上臺后提拔起來,只是這些人的吊唁,就連悲傷都是打了水漂的。

    宋就對此沒有什么想法,人死鳥朝天,誰還管你生前有多顯赫。若非擔心邊軍嘩變,恐怕早已經有人慶祝了。

    皇帝沒有立時過來,回去傳話的內侍再回來時,則是說皇帝召見邊軍指揮使。

    這種節骨眼上,眾人自然不放心,誰知道這會不會是個死局。

    好在如今掌管禁軍一部的指揮使韓晗隨后趕了過來,保證了此行安全,眾邊軍將領才答應自家老大進宮。

    安全回來時,則已經是深夜。

    王府并又清冷下來。

    皇帝是第二天吃過早飯之后才擺駕過來。

    這會宋就已經去了梅山,臨水一座名不經傳的小茅屋里,青袍素顏的女子對他的到來感覺有些意外。

    梅山在離京城南,本身不是一座多大的地方,不過是因為此處是整個離京最適宜觀“梅”之地,這才在后面墜了個“梅”字。

    宋就在茅屋遠處的路口坐了下來,淡淡道:“他死了。”

    女子沒有說話。宋就往那邊看了一眼,才發現原來在念《往生經》。嘴角微微扯出一抹笑意,他站起身來,“你在這里并不安全。”

    “難道我非得三尺白綾吊死在這梅山才行?”女子說的很淡,淡到給人一種“她真的會這么干”的感覺。

    宋就不敢再說話,悻悻去了。反正劉攸事后必然會有安排吧。

    王府的熱鬧,宋就沒有心思再去理會。

    他甚至沒有下去城中,就那樣在梅山坐了幾天。

    直到欽天監終于決定了劉攸出殯的日子,而朝廷緊急往各處調來的大軍圍了邊軍大營。

    ——

    宋就最后一次下山是因為酒壺里已經沒有酒,也因為白衣蘇七再一次憑空出現在他跟前。

    一人一狐在梅山看了離京一陣,踩在最后一場梅雨的尾巴上,下山南去。

    至于南魏的局面,在眾多門派分刮了那片小洞天之后,小皇帝在群臣的力諫下決定遷都,同時派出禮部尚書為首的使團前往大泉交涉。

    ……

    枇山,一道輛馬車停在往北的官道上,趕車的老管家佝僂著身子,垂落的頭發遮住了臉上那道寸許長的刀疤。

    老人支好了凳子,撩起車簾,跟著從里面走下一男兩女。

    男子清秀俊郎,穿著得體的儒服,腰間懸一枚青玉,手握一柄繪了桃花的折扇,儒雅難言。

    二女當中一人著水綠長裙,一顰一笑皆是天真模樣,另一人則素雅許多,給人一種清冷之美。

    青年下了馬車,伸了個懶腰,笑到:“這都要走了,出來見一見唄!”

    話音剛落,一道人影從山林突兀而來,也不怕嚇壞了車里的女眷。

    “不知道你這山神之位還能有多久,那幾家事后肯定要找你麻煩的。不妨跟我一起?”

    來人笑笑。

    青年并道:“也對,你一大家子人不容易……”跟著話鋒一轉,“你說那位忍心看著我死,怎就會同意遷都?”

    枇山山神沒有回答,丟過來一物,“給你多吊幾年命。”

    青年回身老了馬車一眼,“我現在可真舍不得死了!”

    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千帆過盡,不過是直來直去的重復,偶爾走偏,拐幾個彎彎繞,最后又會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事實上,所謂正確的道路,大抵也只是“死”路罷了。

    馬車緩緩往北,不過秋風送了十余里。

    同樣的時間,數道人影出了離京城后,各自往了一個方向!

    今后的江湖,大抵是遇不見了。

    宋就反而是最后一波離開的人,與他一道的當然還有那位白衣蘇七。

    按他的想法,蘇七還是以狐貍樣子出現更好,不然身邊有這么個“美人”跟著,不知道前路會有多么坎坷。

    可是說了這個意思之后,宋就頭上挨了一巴掌。

    隨之而來的是蘇七冷淡的闡述:“權當你是我的隨從并是了!”

    宋就對此不置可否。

    兩人最后去了一趟桐露鎮,買了幾壇青梅。

    店小二自然不免抱怨幾句,轉念想著劉攸“死者為大”,因此還算熱情的招待了宋就。若然就憑劉攸搶了地窖里那么多壇好酒,害他扣了許多銀子,他才懶得正眼瞧上片刻。

    有些溫柔,對人不對事的!

    老掌柜依舊半瞇著眼睛在柜臺后打算盤,看不出什么異樣,實際上在那次與中年書生的對峙間,他也受了不小的傷。

    看到胖大廚的時候,宋就已經決定買酒之余,還應該再好好吃上一頓,因此沒有立時離開。趁著胖大廚在后院忙碌的時候,他蹲在門口胖大廚經常蹲的地方,逗弄著老黃狗,順便聽著店小二沒休沒止的抱怨。

    蘇七屋子里,找了個地方坐下,渾如天外人。

    某一個中年書生從后院進來,視線落在蘇七身上,蘇七百抬眼與他對視了一眼。

    隨后中年書生與老掌柜告別。

    老掌柜哼了書生一眼,“工錢就不給結了,來了這么久,都沒給店里招來一樁生意……”

    真是吝嗇摳門到家了。

    中年書生頷首,倒真不在意。

    簡單的告別儀式過后,中年書生并那樣出了門,一如來時,靜悄悄離去。

    趕巧,今日也落下一場雨。

    店小二見書生冒雨前行,罵了幾聲。起身拿起豎在墻角的雨傘追了上去。

    權且結一樁善緣吧。

    聽到屋里傳來胖大廚的聲音,宋就起身去院子里洗了手,跟著進屋。

    這一頓飯吃的很平靜,除了秋風有些鬧,秋雨有些吵。

    蘇七自然不吃的。

    宋就的吃香倒因為她的存在而收斂了很多。

    一刻鐘后,宋就給了錢,準備告辭。

    店小二送了出來,因為宋就多給的二兩銀子,而且那是單給他的小費。

    這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秋風秋雨,身上已經感覺得到絲絲涼意。回過頭或是繼續往前走,入眼皆已是秋日之景了,恍然間,綿長的雨季真的已經過去了啊。

    恍如隔世,再見,多少已是路人了。

    少年的江湖,到底留不住多少鶯飛草長啊。

    但是,依然沒有理由止步不前吧。

    至于那些過不去的,那就步子小一些,多一些心思,走的更穩一些……

    風雨迷離,腰別一壺青梅酒,少年有一座江湖,那里美人如畫!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仲巴县| 浦北县| 罗田县| 章丘市| 津市市| 黑河市| 繁昌县| 北票市| 仁化县| 广丰县| 札达县| 家居| 清水县| 桃园市| 上栗县| 长葛市| 额尔古纳市| 漳浦县| 巴塘县| 敖汉旗| 亳州市| 茌平县| 和政县| 临夏市| 丰台区| 巩义市| 遵义市| 嘉黎县| 平谷区| 工布江达县| 靖宇县| 衡水市| 阜新| 康马县| 襄城县| 平安县| 隆回县| 巩留县| 灌南县| 周宁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