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同時秦淼心中也算是放下來了一塊石頭。
畢竟吉利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消息了,秦淼有時候甚至都在懷疑吉利那邊是不是打退堂鼓,不準備進入F1了。
但事實證明,是秦淼想多了。
不過讓秦淼有些意外的是,秦淼本來以為吉利就算加入F1,他們的第一選擇也應該是阿斯頓馬丁,畢竟吉利確實有不少阿斯頓馬丁母公司的股分,吉利與老斯特羅爾在同一個董事會,雙方應該相互之間都說得上話。
但沒想到最終吉利買的卻是小紅牛,而且只買了90%的股份,并不是全資收購。
對此十分好奇的秦淼自然點進了這些新聞標題想要看看詳情。
但是也不知道這些學新聞的到底在干什么,秦淼點進去了之后啥有用的消息都沒有,車轱轆話倒是一大堆。
索性秦淼直接打開了B站,在B站上找了一個UP主的梳理視頻。
說真的,有時候看新聞還真不如去看B站的UP主。
看完之后秦淼就大致捋清楚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并不是吉利不想要買阿斯頓馬丁,甚至吉利第一個接觸的車隊就是老斯特羅爾的阿斯頓馬丁車隊。
但是老斯特羅爾那邊的出價有些過高了,吉利評估過后覺得老斯特羅爾就是在趁火打劫,開了幾個內部會議之后,最終吉利決定終止與阿斯頓馬丁的談判。
但是進入F1已經是吉利的戰略目標之一了。
現在國內的汽車銷售市場這么卷,吉利雖然也能卷,但是壓力也大,所以吉利準備從另外一個賽道打開宣傳口子,進入F1,宣傳策略也變成了出口轉內銷。
而FIA這邊其實也挺希望吉利加入的。
畢竟中國市場真的太香了。
光是兩位中國車手的存在,就讓FIA在中國地區兩年以來的收入暴漲了500%。
如果有一支中國車隊,光是在國內地區賣周邊就能讓FIA賺得盆滿缽滿。
到時候中國大獎賽一辦,甚至再增加一場中國大獎賽,能在中國掙多少錢,FIA都不敢想。
而且FIA這邊經常性地就能收到一些其他車隊關于小紅牛和大紅牛車隊的投訴。
畢竟紅牛集團掌握兩支車隊,對于其他車隊來說有些過于不公平了。
雖然說的是小紅牛和大紅牛車隊之間不會交換車隊主要關鍵數據,也有FIA的工作人員在其中起到監管的作用。
一些賽車上的設計確實沒有辦法交流和抄襲,但是一些明顯的失誤和雷區和試錯之后的經驗就算交流了FIA也察覺不到。
所以可以說小紅牛車隊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大紅牛的試錯本。
這一點不但引起了其他F1車隊的不滿,FIA這邊也意識到了紅牛車隊的巨大優勢,所以也想要讓紅牛將小紅牛車隊出售。
但是紅牛這邊也有說法的,當時就是你們讓我們在F1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接手小紅牛的,現在F1的大環境好了,又要讓我們賣掉,這世界上就沒這么個道理!
也因此,這次吉利的入場對于FIA來說就是一個一舉雙得的好機會。
所以知道了吉利進入F1的意向比較強烈之后,FIA這邊的本蘇拉耶姆就找到了吉利一起去找了紅牛集團。
而最近這段時間,紅牛集團對于小紅牛的存在也有了一定質疑的聲音。
畢竟21年的時候,小紅牛這邊的車隊總排名還能維持在第6的位置,但是到了22年,小紅牛在車隊排行榜上也就是排在第8了,退步特別明顯。
和大紅牛比起來,小紅牛真的有些過于平庸了。
當然了,這也就只是紅牛集團敲打小紅牛的手段,他們也沒有要將小紅牛出售的想法。
但就在這個時候FIA強勢入場,給紅牛以及吉利牽了一下線。
并且這次FIA找到了的不是奧地利紅牛,而是找到了紅牛的大股東,泰牛那邊。
畢竟都是儒家文化圈的人,再加上FIA的推波助瀾和游說,再加上吉利的誠意,以及一直都在賠錢的小紅牛,許書恩家族對于吉利的報價很是心動。
但是奧地利紅牛那邊對此卻極力反對,畢竟奧地利紅牛那邊是很在意F1車隊表現的,而小紅牛的存在確實能夠給他們提供極大的便利。
泰國紅牛這邊在知道了大紅牛的激烈情緒之后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雖然許書恩家族是紅牛的大股東,但是紅牛卻并不是許書恩家族的一言堂。
所以大約是新加坡大獎賽的那段時間,太牛這邊的人就帶著吉利和FIA的人一起去了奧地利。
一行人去奧地利之后具體聊了些什么進行了哪些利益交換,這并不為人所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吉利確實成功收購小紅牛90%股份,拿到了進入F1賽場的席位。
至于這剩余10%的股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