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慢動作回放的轉播畫面之中,秦淼的賽車其實在入彎的時候都沒什么問題,很標準的入彎角度,距離游泳池灣的護墻大概五六厘米的樣子。 這個時候有人就要說了,秦淼排位的時候距離護墻最近的時候不都是零點幾厘米嗎?怎么這個時候這么遠了? 但你要知道,排位又不是正賽,排位是在追求極限,而正賽要求的是長距離速度和穩定性。 對于輪胎的保護也是有要求的,而長距離速度最重要的就是你能在賽道上跑得夠久。 正賽摩納哥大獎賽一共要跑78圈,你不可能78圈每圈都離護墻那么近。 就算你是個機器人,賽道上下雨、刮風、瀝青、輪胎磨損、燃油消耗之類的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賽車的速度和狀態,甚至是入彎角度。 你不可能78圈每一圈都離護墻那么近。 一個不小心你賽車就直接撞墻上去了。 而在回放之中,秦淼入彎的角度就是很正常的正賽階段入彎角度,但是在切APEX點的時候,轉播畫面之中顯示的秦淼與護墻的距離是0。 而在慢動作回放之中,大家也看到了秦淼的賽車并不是被路肩頂起來的,而是右前輪很輕微的擦到了護墻,也因此賽車的整體重心向左偏移了一下。 也因為這突然的左偏才進一步導致了秦淼賽車的失控。 可能普通觀眾就認為這只是一次普通的賽道事故,秦淼駕駛賽車的時候沒有控制好距離。 但實際上,稍微懂點賽車的人就看出來了,秦淼這大概率是被側風影響了。 而梅奔車隊這邊檢查秦淼這一圈油門曲線的時候發現,秦淼這一圈和上一圈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這次上墻大概率是被風吹上去的。 好消息是一圈過后的第61圈,車隊發現秦淼的圈速甚至也就0.2秒的損失。 在別的賽道這個時間損失是個麻煩事,但是在蒙特卡洛,這就不是問題。 而且秦淼這次失誤過后,他身后的勒克萊爾并沒有完成對于秦淼的超越。 因為秦淼從撞車到恢復過來中間的時間間隔太短了,勒克萊爾并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盡管這個事故過程算是有驚無險,但事故過后秦淼在賽道上也有點跟不上漢密爾頓的節奏了。 本來這場比賽秦淼與漢密爾頓之間沒什么速度差距,但是這0.2秒的單圈速度損失讓秦淼與漢密爾頓之間的實力差距上有了裂痕。 經過了這一段的混亂之后,賽道上的又回到了最初的樣子。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位置開始了無聊的巡航。 雖然車手們一個個的在跑蒙特卡洛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像是秦淼那樣一個不注意就上墻了。 但是在觀眾們看來,這樣的巡航多少就有些無聊了。 不過大部分觀眾對此還是表示理解,畢竟他們也都知道,在摩納哥大獎賽巡航才是常態。 所以有經驗的老觀眾也就只是津津有味的回味剛剛賽場上的混亂。 而比賽的后半程,盡管等比賽來到了75圈的時候,賽道上的雨已經停了。 完全具備進站換干地胎的條件了,但是這個時候沒有誰會選擇進站換胎的。 秦淼此時與漢密爾頓之間的時間差距,因為秦淼賽車受損的原因已經被擴大到了2.1秒。 可以說秦淼此時對于漢密爾頓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了,而秦淼身后被秦淼堵住的車手除了勒克萊爾之外還因為秦淼的速度變慢而多了一個奧康。 他們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在秦淼的身后開起了小火車。 很明顯,這場比賽絕對會在平淡的巡航之中結束,不過在此之前弗蘭奇這邊通過車隊TR告訴了秦淼:“最后這幾圈,你得多吃點路邊的橡膠。” 弗蘭奇也解釋了讓秦淼這么做的原因:“賽車前鼻翼有損傷,我們擔心賽后車檢的時候重量不達標,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多走走非行車線,盡可能的多帶點橡膠到輪胎上。” 梅奔這邊也不擔心現在就讓秦淼在賽道上走非行車線會讓秦淼的完賽名次出現閃失。 如果在蒙特卡洛秦淼會出現這種失誤,那他就不是秦淼了。 而秦淼確實也沒有辜負車隊的信任。 盡管最后的兩圈秦淼一直都在走非行車線,給輪胎降溫的同時吸收賽道邊的橡膠。 秦淼身后的勒克萊爾也準備趁秦淼走線怪異的時候嘗試拿走秦淼的領獎臺。 但是秦淼將勒克萊爾的進攻全都一一化解。 最終和漢密爾頓一前一后的沖過終點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