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不時有人在攤子上買幾個蒸饃,有的人坐在板凳上吃,有的人邊走邊吃急匆匆的。
“又大又香的蒸饃饃嘍。”小攤販賊精,看著人叫喊。
等前面一大一少,明顯是主仆的二人走過去,看也不看自己這邊,也就收回了眼神。
朱高熾眉頭緊鎖,身后跟著張全,一路腳步不停,準備前往慶壽寺門前。
藍玉大案才剛開始,受到牽連的犯人,已經被抓捕的那些勛臣,肯定是逃不脫的。
這些人一刀完事,至于各地關押的犯人,也不是一時就能送到遼東。
雖然達成了部分計劃,可離自己的目標遠遠不足。
朱棣還是太保守了。
“朝廷未來一定會削藩的。”
朱高熾肯定的說道。
下方坐著姚廣孝和金忠二人。
聽到大公子的話,姚廣孝臉色如常,金忠皺眉沉思。
“至于削到什么程度,誰也不知道,但是趁此機會壯大自身的實力,才是最好的辦法。”
朱高熾笑道。
削到什么程度?要命的地步。
姚廣孝是堅定的造反派,野心家;金忠的評價是自學成才,換句話說白身一個。
現在王府中的地位,全憑朱棣的提拔。
沒有朱棣,別說未來的工部尚書,兵部尚書的成就,就算目前長史府的藩臣都沒有資格。
金忠的前程,全系朱棣一人身上。
所以兩人在朱棣下決心造反的過程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兩人都知道,離開了朱棣,他們什么都不是。
朱棣敢造反嗎?
不敢。
看著自己的兵權被奪取,看著自己的護衛被調去遼東,屁都不敢放一個,想要裝瘋保命而已。
王府都被包圍了,有人通風報信,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加上姚廣孝和金忠的鼓動,才下定了決心拼死一搏。
朱高熾根本就沒有指望朱棣。
反而是眼前的兩人,和他才是一路人。
“藍玉大案牽連著眾,咱估摸至少一兩萬人,就算發配到遼東一萬幾千人,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這股力量,咱要收入囊中,并且趁這個機會,拉攏住遼東的兵權。”朱高熾要求二人幫忙為自己說服朱棣。
這萬余人可和西方發配的罪民不一樣。
藍玉大案牽連的萬余人,除了勛臣大將之外,大多數是藍玉軍中的中下層武將。
等于是具備實戰經驗的軍官。
“王爺有些求穩。”姚廣孝看了眼金忠,金忠是他向王爺舉薦的,因為他覺得金忠和他類似。
果然。
金忠不但沒有被朱高熾的話語嚇住,反而嚴肅的說道:“圣人的分封之策,對穩定邊疆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朝堂眾人只看到前例,把藩王當做大禍,全看不到對國家的好處,委實有些偏頗。”
朱高熾贊同的點點頭。
金忠當然得這么說,削藩影響的是王府,像葛誠,余逢辰他們是有功名的,正經官員出身,離開了王府還是官員。
金忠失去了藩王府,立馬變回白身。
雙方有根本上的不同。
朱高熾認同姚廣孝,自然也認同姚廣孝舉薦的金忠,他們都是一路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