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年紀大了蹲不住,老爺子起身,老四見狀上前攙扶,老爺子瞪了眼,不讓老四扶,改成了坐到土疙瘩上。
“肯定要管的,爹你怎么說,兒子們就怎么做。”老二連忙說道。
老三也跟著點頭,附和二哥。
里間的二媳婦笑容逐漸冷淡,仔細聽著外面的交談聲,三媳婦也是如此。
“你去了工廠,老三去服役,家里種地勞動力主要靠老四。”
“農忙的時候,我會請假回來幫忙。”
“到了農忙的月份,衛所會放人回來,我也沒問題。”老三跟著說道。
衛所放不放人,要看形勢,也不會全部放歸。
至于工廠。
誰也不知道能不能請到假。
所以兩人說的是空話,瞞不住老爺子,他開口說道:“老四還沒娶媳婦,家里這兩年的收入,要跟老四說媳婦。”
話音剛落,老二媳婦就不愿意了。
種田存不了銀子,娶媳婦的錢,還不是要靠自己男人的工錢,豈不是自家吃虧。
可又怕說出來,老四不愿意當余丁,他不去當余丁,老三就替不了自己男人。
罷了。
老二媳婦在里間說道:“幫叔叔成家,公公不說也是應該,就用一兩年的工錢,當做叔叔娶親之用。”
老二沒有理會婆娘的話,認真的說道:“四弟娶媳婦無論需要多大的開銷,我做哥哥的一力承擔。”
又過了一會。
太陽已經落山,只剩下點紅霞,各家喊了自家的孩子,土地陷入了寂靜。
無論好事壞事,大事小事,在夜色下恢復了安寧。
中華重工和王府,衛所的關系,更上一才能樓,原本緊密的關系,變得越發牢固。
特別是長史府籌辦的軍務處,負責中華重工的用工事宜,雖然剝奪了中華重工自行招工的權利,可也讓中華重工廠渡了一層金身。
從形式上來說,已經不是普通的工廠,真正的結合了軍戶,形成了軍工集團。
對應的中華重工這邊派出了文書房馬王宣。
“中華重工這邊,根據各廠的用工需求,以及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分為了三等。”
“普工分為三級,一級年收入十兩銀子,二級年收入十五兩銀子,三級年收入十八兩銀子。”
在中華重工的會議室,軍務處的官吏們,坐在左邊的會議桌,馬王宣等人坐在右邊。
這個座位分配,也說明了中華重工的服從地位。
“中華重工提交的方法不錯。”金忠贊揚道,“伱向他們介紹下軍務處的計劃。”
被點名的吏員說道:“退伍的軍人,以普通士兵為主,但士兵的功勞不同,服役年限也不同。”
“所以對于不同的士兵,軍務處建議是給出不同的待遇,中華重工提出的法子,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馬文書不愧是軍戶出身,自家人懂自家人。”吏員豎起了大拇指。
馬王宣姿態很低。
其實文書房的八名文書,除了最開始的兩人,后續招募進來的文書,都是衛所的舍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