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撫恤難題-《工業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3/3)頁
不需要王府出手,上了黑名單的煤場主,離開了鐵道運輸,以及其他廠子的訂單,無論是運輸成本,還是生產成本,都要遠高于同行,沒有價格優勢,運送到市面上,也得不到訂單。
所以當下的煤場主,遠沒有明中后期的囂張,哪怕是皇帝派出的太監,也敢殺了造反,逼著皇帝改變主意。
“各位已經收到了關于成立煤礦行業協會的通知了吧,對于此事,諸位有何看法?”
這批人是煤場主中規模最大,態度最支持王府的商人,朱高熾有必要聽聽他們的意見。
“加入煤礦行業協會,是我等翹首以盼之事。”張德輝笑道,沒有提出意見。
其余幾人也紛紛附和。
朱高熾不認為眾人會這么服帖,直接指出來:“你們是不敢還是真沒有?”
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回答,猶豫了起來。說不敢,他們不敢;說真沒有,他們又不服。
“諸位與中華重工合作了數年,數年以來,雙方互相成就,才有今日的地步。”
“成立煤礦行業協會之事,并不是中華重工要打壓煤礦,而是為了促進煤礦業的發展。”
“煤礦業的興盛,是中華重工的養料,中華重工也離不開煤礦業,咱先拋磚引玉吧。”
朱高熾沒有隱瞞心思,交心道:“煤礦業的工作環境,以當下的技術水平,很難得以保障,所以中華重工從開始之初,就沒有直接管理煤礦的想法。”
“因此,中華重工以合作的模式,讓諸位加入中華重工的生產鏈,由諸位來管理礦業。”
誰也不是傻子,中華重工的做法,其實是讓煤場主們來背鍋,發生了不好的事情,責任在煤老板。
當然,有利有弊,煤場主的確獲得了利。
但是這個利潤的豐厚程度,控制在中華重工的手中,如果沒有中華重工,煤場主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可反過來說,中華重工又保證了煤場主們的銷路,說也真要倫個對錯出來,也不一定分得清楚。
“張掌柜,前些時日,聽說你的礦區發生了一處難事,死傷了好幾名礦工。”
聽到自己被點名,張德輝露出難看的笑容,也不敢推諉,老老實實的點頭。
“伱每家打發了幾兩銀子,以煤礦行業協會的要求,撫恤銀子是不夠的,撫恤標準為一人三十兩銀子。”
大明軍戶的撫恤標準很復雜,其中一條規定,如果士兵陣亡,給予妻子三年全額軍餉。
大概是三十六石大米,并且隨后終身,月給三到六斗的糧食。
明朝的一斗是十八斤出頭,夠婦孺幼子在溫飽線上掙扎,但也只夠吃而已。
按照現在的物價,也就是一次性給予十八兩撫恤銀,衛所每年再給一兩八錢到三兩六錢銀子。
幾位煤場主臉都黑了,按照這個標準,張德輝一口氣要拿出幾百兩銀子。
(本章完)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