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有種滑天下之大稽的驚訝,讓人無法置信,太荒唐了,不光指事情,還包括秦王這個人。
作為大明第一個藩王,還被封的是秦王。
秦王這個稱號,縱觀歷史可謂如雷貫耳,很多皇帝都是秦王出身,最出名的莫過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之所以能夠屢屢登上皇位,是因為從漢末開始,就采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國名來給親王定名。
其中以秦、晉、齊、楚四大封號最為尊貴,又因為秦國最終統(tǒng)一了六國,所以秦王的封號為最高。
那些被封為秦王的皇子,要么是除了太子之外最年長的,要么就是比其他大多數皇子都優(yōu)秀。
“在圣人的設想中,秦王應該成為北境之首,防衛(wèi)大明北疆的核心人物。加上當年,圣人有遷都西安的想法,所以圣人對秦王屏藩西安,是給予了厚望。”
葛誠放下了最近以來的謹慎,被突然收到的消息所震撼,忍不住和人們攀談起來。
不光是葛誠,沒有人忍得住,都在急切的說著自己的看法,因為秦王被害身亡的消息,實在是太過荒誕了。
“恐怕圣人的怒火之下,此次大案要牽連不少人,不知道多少人會家破人亡。”
金忠滿臉的感慨,但面色并不慌,此次大案,無論怎么牽扯,也牽扯不到他這里。
“西安那邊的官員們不知道現在是個什么光景。”
“還能什么光景,等死罷了。”
長史府中。
所有人都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忍不住交談此事,明朝立國二十八年有余。
藩王被害身亡的消息,實在是太震撼了,沒有人不心生感慨。
這可是把皇家的臉面直接踩到了腳底下,以朱元璋這么注重名分的性子,恐怕鬧出的動靜絕對要超出以往。
現在,連八萬大軍在北平演武的大事都受到了影響,雖然朱高熾極力的維護,可沒有人能心中不起波瀾。
“父王何時歸北平?”
朱高熾問道。
“收到王爺的書信后,按照啟程的時間推算,估摸還有四五日。”金忠站出來回答。
朱高熾掃了眼眾人,心中無奈。
這么大的事情,必定要影響許多事,雖然在他的計劃之中,但此案的影響力,還是有點小覷了。
“在父王回來前,諸事一切照舊,唯獨北平演武之事,雖然已接近尾聲,但有始有終,不得出差錯。”
眾藩臣拱手領命。
在朱棣回來之前,八萬大軍抵達北平操練三日,第四日諸軍返回各衛(wèi)。
朱高熾以王府的名義,賞賜各軍士布匹錢糧不等,都是按照常例,每年都會做的。
比如洪武二十四年,朱棣帶領大軍出塞大勝而歸,在第二個年頭,朱元璋從應天府發(fā)了幾十萬的布匹糧食到北平,由朱棣賞賜諸將士。
操練結束后,各軍同樣乘坐鐵道馬車。
比起前幾日的表現,現在士兵們不再抗拒,反而饒有興趣,唯獨不滿的是車廂太擁擠。
后世的火車車廂,乘坐標準是一百一十人左右,北平的鐵道馬車車廂,肯定比火車車廂要短不少。
但是去除了桌椅后,還是能容納這么多人的。
車廂雖然去掉了桌椅,人們席地而坐,但仍然人擠人,如果不是兩邊敞開,在鐵道馬車跑動的情況下,時不時有風灌入車廂內,那么環(huán)境一定會很悶,讓人無法適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