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開平,在大寧。
一列列的鐵道馬車,把南面的商品運輸到北面,再把北面的畜牧業生產資料運輸到南面。
調研司的工作人員,在幾處地方調研。
“在原來的時候,這里的商貿形勢,是以物換物為主要形勢,如今直接跨過白銀銅錢的交易方式,提升到糧票成為交換方式?!?
工作人員記錄著這里的一切。
通過一種數據化的記載方法,保留在了冊子中。
鐵道站旁的供銷社規模很大,人在其中,竟然會生出迷失感,找不到方向。
當然,這是因為他們“少見多怪”。
供銷社的管事,笑嘻嘻的陪著調研司的工作人員,兩人沒有隸屬關系。
不過嘛,到了他們這個層次,花花轎子互相抬,畢竟面子是別人給的。
“現在是淡季,過幾個月,到了六七月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旺季,你會看到這里到處都是人?!?
供銷社管事笑道。
“都是從哪里來的人?”調研司的工作人員,好奇的詢問。
“有衛所的,也有南邊的人,還有本地工人,還有許多的蒙古人,他們會把手里的糧票在這里花完。”
“難道不存一些?”
管事搖了搖頭:“他們一張糧票都不會留,反正啊,糧票更像是他們在鐵道站賣出貨物后的條子,我覺得還不如直接用這些條子來供銷社使用。”
“為何?”
“你看啊,他們用條子去兌換糧票,再用糧票來我這里采購貨物,豈不是多了一道手續?!?
聽到供銷社管事的說法,見多識廣的調研司工作人員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他向管事解釋說:“如果把糧票推廣開來,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現階段,因為糧票體系在對方心中無法獲得信任,所以才會一口氣花完?!?
“不過,我相信隨著雙方接觸的時間越長,建立的互信越深,他們會改變自己的行為的?!?
管事點點頭,雖然不太明白調研司工作人員的意思,但也知道總部對糧票的看重。
他略過這個話題,好奇的問道:“聽說你要繼續往北走,去蒙古部落里調研?”
“是的,去蒙古部落調研,掌握蒙古部落生活方式,也是我的目的之一?!?
工作人員說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生產方式,這其中的差別,供銷社管事沒有聽出來。
不過不妨礙管事擠眉弄眼,碰了碰工作人員的肩膀,露出一副大家都懂的神情。
“蒙古包很熱情,不過要注意腰子啊?!?
工作人員嘴上笑了笑,但沒有理會對方的打趣。
既然要去蒙古部落,他肯定收集了不少蒙古部落的習俗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能說草原上的部落,和農耕社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包括了倫理。
在離開的前一天。
工作人員來到在開平建造的開平大劇院,在售票處買了一張票,準備用來打發傍晚的時間。
北平大劇院的規模越來越大,培養了許多合格的演出人員,具備了向外投放的實力。
在許多的地方上,開始建設更多的大劇院,這些劇院的人員和設備,皆來自北平大劇院。
開平作為重要的貿易地點和軍事地區,自然屬于第一批行列。
工作人員對開平大劇院很好奇,不知道和北平大劇院有什么區別,雖然是同樣的一場戲,工作人員還是買了票。
北平大劇院要更干凈和整潔,秩序也更完善。
而開平大劇院嘛。
工作人員只能評價一句,觀眾臺上一團和諧,眾人其樂融融,興致勃勃。
開平大劇院演出的戲,是北平的老戲,正是當年最有名的一場軍籍工人家庭的戲。
隨著演員們專心的演出,道具和樂器,燈光,舞臺搭建等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