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賣給百姓們的木屑非常的便宜,掙不了什么錢,可積少成多就顯得可觀。 北平城取消了收糞的徭役,外包給了個人。 不少人靠著讓人看不起,沒人愿意干的收糞活計,甚至在團建房區(qū)買了房。 少年郎聽說過這個消息,可他實在不愿意去做,太惡心人了,下不去手。 “釘子快要用完了,你等會去供銷社買包鐵釘,還有一盒墨汁回來。” 少年郎的父親吩咐道。 “大以前不是不讓用釘子嗎?” 少年郎好奇的問道。 “以前釘子貴,而且用釘子豈不是顯得手藝不行。”少年郎的父親一邊說話一邊干活。 “現(xiàn)在釘子多便宜,活計多的也干不過來,好多東家只急著要現(xiàn)貨,跟以往的要求不同了。” “大,我想去讀書。” 少年郎突然說道。 屋子里安靜了下來,只剩下少年郎父親刨木頭的聲音。 “吱……吱……” 木刨是長方形的。 在中間挖出斜向的細寬槽子,安裝上鐵削頭。 只需要在木塊上靠著人力前后推動,這樣凹凸不平的木塊,很快變得平齊光滑。 隨著往前的推動,木塊不平的地方,會被削出的一卷卷的木屑,從槽子送出來,最終灑落到地上。 “以前家里窮,你先生說你不是讀書的料,所以就讓你回家了。”少年郎父親解釋了起來。 “北平的活多,工錢也高,干幾年就可以買這里的房子了。” 少年郎失落起來。 他以為父親會讓他繼續(xù)去賣報紙,賣完了報紙回來為家里干活,早日掙到買房子的錢。 “已經(jīng)打聽過了,這里的學校只要夠年齡,不拘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進去上學,也不要學費,還可以插班,只需要提供戶籍登記入冊即可,明日你自己去問問吧。” 少年郎父親放下了刨子,把木塊一頭抬起來,與眼睛平視,看有沒有打磨好。 少年郎露出開心的眼神,重重的點了點頭。 兩父子在這間搭建的棚子里,干了一下午的活,直到學校放學,一群又一群的學生走過。 少年郎忍不住停下活計,羨慕的看著那些同齡的孩子。 他好想要加入他們。 “五壯士死的激烈,他們的死不會白死。” 有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激動的說道。 “敵人在他們身上砍了幾十刀,他們一點也不怕,因為他們心中裝了國家大義,不是偷生怕死之輩,不會為自己找借口投降乞生。”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色。 因為每個時代的生產(chǎn)力不同,那么人們的精神也有不同,那么討論的話題自然也不不同。 就如后世的文學,在每個時期里,人們需要的文學,愿意看得文學都有不同的變化。 少年郎聽著同齡人們留在空中的殘聲,心中好奇的想到,是報紙上說的五壯士嗎? 在一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被打成了奴隸? 三十年前才得到解放。 少年郎感受到了屈辱。 如果自己回到一百年前,讓他奴隸,他寧愿戰(zhàn)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