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者如果和南方一樣融為一體,朱高熾才要頭疼一番。 “學校擴建速度快,而師資力量跟不上,導致大量文化水平不夠標準的文人進入學校當老師。” “考級制度也是為了倒逼那些不夠格的教師,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葛誠見小王爺心意已定,也就不再強勸,拿出了他寫的密疏。 他的身份王爺和小王爺已經知道。 王爺和小王爺仍然信任他,但是他向應天府的密疏不能停。 朱高熾拿起這封密疏,心中有種古怪。 這封密疏自己看完,然后會投遞去應天府,最終落到朱元璋手上,對這位祖父,朱高熾的確有些好奇。 密疏上有關于學校的事。 “學校在北平開了一所又一所,此事我必須上報,否則反而會引起錦衣衛猜疑。” 葛誠解釋道。 朱高熾沉吟,拿不定主意。 雖然朱元璋倡導興學,并制定了法律,但是北平學校的教學模式有些不同,哪怕采用的內容多來自古書籍。 見小王爺久不說話,葛誠勸慰說:“北平的變化,圣人早已知道,至今沒有插手,可見圣人是不在意的。” “好吧,就這么發。” 朱高熾也知道躲不過去,反正自己身體的原主是朱元璋的親孫子,難道還會殺了自己不成。 現在已經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還能有多大精力。 等明年晉王死后,自己可要干的更出格了。 …… 河間府南皮縣。 這里種植了大片的水稻,和南方一年兩熟的水稻不同,六月中旬已經開始了收割,根據先民總結的氣候和經驗,要在七月上旬收割完。 早了不行。 稻谷的谷穗還在生長。 晚了也不行。 成熟后的稻穗會壓彎稻桿。 以往的時候,那些富戶和地主會花錢請短工,專門用來收割稻谷。 這份活非常的辛苦。 可以說是天下最辛苦的活計之一。 今年格外的不同。 成群結隊的短工們變少了,工價也高了,讓許多富戶和地主們,要付出更多的開支。 一名持著胳膊的漢子,在田埂上抱怨:“東家這鐮頭用了多少年了,本來咱們人就少,農具還不好使,耽誤了工時可別怪我們。” “祖輩都在用的,才用了不到十年而已,怎么就不能用了。” “你看看別人家,都用的新鐮刀,割稻谷又快又不傷手,這叫做……” 那漢子想了一會,甩了個詞出來:“提高生產效率。” “放你娘的胡騷屁。”穿著衣服的老者罵道,“趕緊的干活,要是耽誤了,看我罰不罰你工錢。” “嘿,你還罵人。” 那漢子大怒,吵著不干了,讓老者把昨日的工錢結了。 中國的主要政治勢力地主不是奴隸主。 他對百姓的剝削的手段,不是法律的規定,而是靠著經濟手腕,和西方的農奴制與貴族制是不同的。 西方的主要政治勢力貴族,在自己的領地內,所有人都要歸貴族的統治,任何產出都屬于貴族。 西方貴族掌握了地方上的土地、地方上的武力、地方行政權、地方司法權…… 西方百姓沒有任何方式可以反對貴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