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國工業奇跡的發生有1500多年歷史,并在宋朝大變革時期達到了頂峰。
這比英國進入工業化階段早了約600年。
正是因為宋朝中國許多技術和思想的重大成就的傳播,才極大地促進了西方的興起。
——《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英國政治思想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約瑟·霍布森著。
朱高熾組織軍事改革的時候,中華重工經濟大管家蔡文找上了門。
他的神色嚴肅。
“北平孩童免費入學,雖然建立了多所學校,但是遠遠不夠用,許多孩子無法入學。”
“現在要求建立新學校的申請很多,對中華重工已經構成了經濟負擔。”
朱高熾萬萬沒想到。
隨著他的大刀闊斧,糧票超發,基建兜底,先發生經濟危機的卻是教育業。
其他行業還穩的很。
朱高熾并不怕經濟危機。
因為中國模式和西方自由經濟模式不同。
中國模式可以順,可以逆,甚至還能倒逆。
一個和平了幾十年的國家,竟然被人說成是世界頭號威脅,證明了中國模式的威力所在。
“怎么回事?”朱高熾皺眉問道:”當初建學校時,讓調研司進行過充分調研,根據工業人口制定的方案,并沒有這個計劃外的現象。”
蔡文回答不上來。
他對經濟之道的認知,隨著中華重工的發展,已經到了新的高度,但是在自己專業之外,蔡文并不是全才。
朱高熾見狀沒有為難蔡文,中華重工規模越來越巨大,如果不是人才的短缺,早就拆分成幾個大行業部門了。
就像焦炭煉制廠。
如果能單獨成立出來,更有利焦炭行業的發展。
冶鐵行業等皆是如此。
但是人才跟不上經濟發展速度,遠遠達不到后世人才行業細分的程度。
調研司得知后不敢怠慢。
學校建立計劃可是建立在調研司調研成果上的,現在竟然出了漏洞,必然是調研司調研不利。
調研司原負責人是李伯升,現中華重工陜西負責人。
當年學校建立計劃也是李伯升親自調研。
他雖然已經離開了調研司,后來者卻不敢把責任推到李伯升頭上,只能親自帶隊去下面調研。
“噼里啪啦。”
在二層的樓房,鞭炮燃放,煙霧中,一對新人拜天地。
親族朋友鄉親。
場地上滿是人頭。
露天的場子上,方桌滿是菜肴,還有買的大酒桶。
幫忙的七大姑六大姨,用酒瓶從酒桶中灌好酒,然后放到每張桌子上。
“一拜天地。”
……
司儀的聲音中,周圍的人們滿臉笑容,孩子們在人群縫隙跑來跑去,歡笑追逐著滿場跑的大鵝。
有的大人時不時呵斥一聲,讓孩子們收斂一刻。
但過不了多久。
孩童們又開始了追逐,仿佛不知道疲倦。
突然。
有大人嚷自己孩子不見了。
人們急忙去找。
甚至有人跑去溝渠。
夏天了,孩子們總喜歡往有水的地方跑。
索性人們虛驚一場。
那不見了的孩子,沉沉的睡在草垛中,身上臟兮兮一團,也熱不醒他。
他玩的太累,身體到了極限,可是孩子不知道,最后眼一閉,上一刻還在活蹦亂跳,下一刻就已睡得酣甜無比。
因為新人結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