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帶著一幫人員,視察軍工廠。
長刀一廠、長刀二廠、制式軍刀工廠、盾具工廠、火藥工廠、紙彈包裝廠、鳥銃制造廠,廂車制造廠、輕炮鑄造廠、大炮鑄造廠、軍糧制作廠、軍械工廠……大小二十余家工廠。
一桿自生火銃,也就是燧發槍,由鳥銃制造廠生產。
“自生火銃射速快,裝填快,效率遠高于鳥銃,但是缺點很大,因為火石質量的原因,打火率很低。”
一名技術人員在旁邊介紹,周邊加上各廠廠長,幾十號人顯得熱鬧。
十把樣品整齊的擺放在桌面。
陳亨好奇的拿過一把,扣動扳機試了試。
打火裝置發出“咔”的一聲,裝在里面的火石與蛇桿撞擊,可以看到濺起的火光。
雖然沒有實彈射擊,但陳亨戎馬一生,當即看出了其中的厲害。
忽略了技術人員剛才所言打火率,異常慎重的說道:“自生火銃應該立即投產。”
“自生火銃還在研發過程,到底能不能投產,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員來做。”
朱高熾笑著說道。
鳥銃能造出來,燧發槍當然也不成問題。
但是火石的問題不解決,燧發槍在實際應用中就無法發揮該有的作用,還不如火繩槍的效率。
猶如木桶理論。
各方面的木板都很長,遠高于鳥銃,偏偏有一塊木板異常的短,那整體上就失去了優勢。
朱高熾雖然不懂實際詳細的技術,但是他對于火器的發展有了解,明白最終還是要靠技術。
廠長和管事們,聽到小王爺的話松了口氣。
否則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陳亨。
朱高熾又笑著說:“不過陳老將軍的提議很重要,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要么去找到新的火石來源,直接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要么研究新技術,通過提煉等方式提升火石品質。”
“我看啊,指望找到新的火石來源要靠運氣,唯獨研究新技術來突破限制,才是我們的底氣。”
旁邊的文書,還有工廠方面的文書,紛紛用筆記下小王爺的話。
這是上級的指示,會成為軍工廠重要項目。
陳亨滿意的點點頭。
小王爺對自己人還是非常客氣的,雖然否定了自己的話,但也給足了面子。
最主要小王爺說的話有條有理,令人信服。
十把自生火銃在他們手中轉來轉去,最后回到了桌面上。
然后就是新的鳥銃。
“鳥銃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不過根據軍士們的反應情況,把一些使用過程中不舒服的地方改了改,這是最新款式的鳥銃。”
朱高熾拿起一把鳥銃。
現在的鳥銃已經與后世的步槍款式有了九成的相似度,但是因為打火裝置的區別,還是能看得出區別的。
鳥銃很長,朱高熾提出了新的要求。
“現在的技術水平提高,流水線作業在許多行業得到應用,離不開你們的努力。”
“既然有了流水線作業方式,可不可以生產制式銃刀呢?”
朱高熾比劃著。
“在槍口裝上銃刀,士兵們具備了近戰能力,大大增加軍隊的戰斗力。”
步槍和刺刀。
最大的問題是精度。
傳統工匠靠著手工和經驗來生產,效率低下,次品也高,經常會刺刀對不上步槍。
唯獨標準化后,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而標準化可不是那么好解決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