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的臉上充滿了幸福和張揚,希望填滿了他們的心。 只要有希望。 人會發揮出不可思議的能力。 有的人為了一件事,能整日的不睡覺,連飯都不愿意浪費時間去吃,全身心的要辦成這件事。 因為什么? 因為他是鐵人嗎? 因為他心中的希望。 希望啊。 每名畢業生都充滿了希望,因為現在的北平,希望并不是空洞的,特別是對畢業生們而言。 小九看了眼年輕的面孔上斗志高昂的亢奮,只能暗嘆后生可畏,精神面貌可嘉。 “研發司和工廠車間是不同的。” “研發司做的是研究,研究完成后,才會應用到車間,車間才生產。”小九讓學生們跟著他,開始參觀研發司。 研發司已經從總部廠區分離了出來。 “原來的地方不夠大,所以選擇了這里,本來當初工程部給的建造方案是六層的大樓。” “不過我們拒絕了,最后選了建造兩層,但是占地面積龐大的辦公區域。” 五花八門的場所,看得學生們興奮不已。 只這里肉眼可見投入規模,他們就能看出這里的前程。 “雖然密云區,還有軍工區有了自己的研發部門,不過我們這里仍然是總部唯一也是最大的研發基地。” “有時候在需要工廠配合的時候,技術人員會下工廠,其余的時候,則在這里進行自己的研究。” 小九一邊帶著學生們瀏覽,一邊介紹這里的工作流程。 走到一處辦公室。 這里異常的安靜,和別處不同。 滿地都是圖紙,上面各種的線和圈,充滿了秩序性,還有各類的直尺三角尺標尺等工具。 “這位是我們這里研究理數學的大家,你們課本上還學過他的題目呢。” 小九笑道:“你們應該都考過了。” 學生們聽過這人的名字,眼神中滿是好奇。 那人見狀笑了笑。 “我可算不上大家,不過是把宋朝先民的成果恢復出來,至今還沒有突破,我自己還是學徒呢。” 宋朝已經有了微積分的雛形,可惜不久被征服消滅了。 宋末元初時。 還有宋朝遺留下來的先民,那時候理數的成就還有余熱,甚至因為南北的道路恢復,綜合南北兩地漢人理數的學者,著作了有名的數學書籍。 等過了幾十年后,元中末期已經徹底暗淡無蹤。 就和明末清初時一樣。 明朝發明和制造的火器仍然在清初綻放光芒,到了清中期就已經蕩然無存。 “我這里的研究很寂寞枯燥,雖然如此,可待遇很高喲,還能經常見到小王爺。” 那人挑了挑眉,沒有畢業生們想象中的古板,反而舉止輕佻,賣弄的方式吸引畢業生們。 “你們有興趣的,的確可以加入。”小九出了把力,不過又說道:“先不急,等你們徹底了解研發司后再做決定不遲。” 小九的管理水平可能不足,但是他很溫和,對什么事都有耐心,不像老一輩工匠那么脾氣大。 加上他又是技術大拿,許多老工匠師傅都比不過小九。 研發司在他的帶領下,學術之風盛行,非常讓朱高熾滿意,也是朱高熾支持小九的主要原因。 至于管理上諸多的不足,就像程序員代碼的bug。 明明總體上很好,那就不要畫蛇添足了。 真的要是去解決bug,可能最后bug是解決了,但是整個代碼也毀了。 加入研發司的畢業生,有三分之一是工匠子弟。 畢竟家學的加持,的確容易出頭些。 不過這個現象并沒有引起中華重工的在意。 只要不是靠著關系進的,而是憑借真材實料,貨真價實的本事,任何人都不會有意見。 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課程,同樣的考核,取最優秀的那一批,最后三分之二外面的孩子,三分之一工匠的孩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