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分為五個步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炮兵營,步兵每小營四百五十人。
蹴鞠場人不多,反而是新運動竹球場人多。
竹球用竹條編制而成。
雙方搶奪竹球,每邊十人,正好一個什,靠著合作與蠻力,塞入對方的竹筐得一分。
頭三個月的訓練強度很高,從密云“兵變”回來后,訓練強度才逐漸減低,保持在穩定的水準。
不過這個水準,仍然遠超于普通衛所兵。
這就是職業兵的素質和要求。
李堅又一次帶領隊伍把竹球投入到對方的竹筐中。
遠處。
三層的建筑樓。
徐祥站在窗戶邊,他可以從三樓的窗戶,看清楚整個廣場,包括操練場,訓練場,蹴鞠場和竹球場。
“那個小兵是什長還是伍長啊。”
徐祥笑著說道。
“應該是伍長。”旁邊的軍官指了指另外一個人,“那人才是什長。”
“這小伙子不錯。”
“是不錯。”
“論身體素質對面一什整體要強些,不過他們的戰術要更嚴謹,配合的嚴密,反而讓對面的一方有力無處使,浪費了不少的力氣,現在體力跟不上,丟分的次數越來越多。”
“體能不足,說明還要增加體能訓練。”
另外一名軍官提出。
徐祥搖了搖頭。
“體能增加到了一定的水平,不再是輕易可以增長的,不可拔苗助長。”
此時。
一名軍中文書抱著一本冊子進來。
“報告。”
“進。”
那名文書把冊子交給徐祥,大聲說道:“軍工聯合辦下發的新式軍器條例,要求全營學習。”
徐祥打開看來。
上面寫的內容,是各色新式兵器的使用以及保養要求,還有規模化的戰術等等內容。
徐祥直接翻到最后一頁,果然是金州那邊的訓練場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
“組織全營什長學習大會。”想了想,徐祥又說道:“并讓表現優異的伍長加入學習。”
“走吧,去看看我們的“寶貝”。”
交代完,徐祥笑著向另外的軍官們說道。
炮兵營。
設立在步兵營地十里外。
和步兵營不同,這里的操練強度要低不少,更看重的是軍事條例,以及單兵素養。
從分配到十二名畢業生到炮兵營,就可以看到炮兵營的地位。
整個大劇院,今年也才分了三名畢業生。
如果對哪個方向的重要缺乏了解,那么通過畢業生分配就業的方向,可以清晰的判斷出地位的重要性。
半年下來。
工程部修建的營地已經全部交接。
各處新軍營的建筑使用的鋼筋水泥材料。
炮兵營營區長方形的樓房,是軍人們的宿舍區。
每間宿舍十張床。
在屋頂鋪設了鐵管,寒冷的天氣時,鍋爐房會燒鍋爐,不但為軍隊提供熱水,還會提供蒸汽。
這樣每間屋子通過蒸汽經過的鐵管,溫度會很溫暖。
新時代新技術先用在了軍隊。
這么高的福利和工錢,如此高的社會地位,數年來號召的軍魂,北平社會逐漸涌現的擁軍氣氛。
新軍從誕生之初就已經有了強軍的底子。
也不可能不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