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朝的大都被徹底推倒了,新建立起來的燕王宮并不大,還不是后來的紫荊城。
原來的建筑物并沒有動它,在原北平城外,有新的城市,這里沒有修建圍墻。
和大興縣,通縣的新城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新的城市居住了至少十萬人。
上萬間的新房子修建了起來,多半是兩層的樓房,樓房對著大街,樓房后有院子。
農村的富余人口被吸收到大興縣為主的工業區工作,高效密集的鐵道,讓工人們有了新的購房需求。
他們在這里成家,生孩子,工作。
五年的時間下來,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需要購買自己的房子,他們也有這個實力。
工作的穩定和高待遇,讓他們有底氣買房子,哪怕目前暫時還不夠,有的人會去找家人親友借助。
工程部專門修建新城市。
道路,林園,草地,樹木,房屋,學校,供銷社,水塔,公廁,站臺,醫館,藥鋪,商鋪……
戴德彝和通判張吉甫兩人逛著新城。
“這里的房子不愁賣,甚至因為房源缺少,有人想買還買不著。”張吉甫對北平很熟悉。
軍工聯合辦接管了軍事的一切,包括倉儲。
張吉甫再也不用像前兩年那樣,對著朱高熾介紹倉庫的情況,但是他也沒有閑著。
他現在兼任軍工聯合辦的管事,負責督查方面的事務。
新城的街道用大塊的石磚鋪設,又平又直,不比應天府的大道差,道路兩旁種植了大樹。
戴德彝已經震驚不起來了。
這些日子,他見了太多的不尋常的事物。
城市沒有城墻,讓他沒有安全感,“為什么不建城墻?”
“城墻的經濟作用不大,出于軍事需要,而且城墻的修建成本很高,需要占用極大的資源,包括日后的維護。”
“小王爺認為不如把這份極大的資源投入到軍隊建設中,既提高了軍隊戰斗力,又節省了社會資源,用節省下來的社會資源,可以提高更多社會的發展。”
戴德彝不認同,“強大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城墻,可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而且沒有城墻的保護,草原上的韃靼入侵內地,老百姓靠什么躲避呢?”
“邊疆修建發揮軍事作用的城堡,北平已經不算北疆,所以不需要城墻。”
張吉甫解釋說。
戴德彝還是無法認同,但也沒有繼續多言。
和人們預料的不一樣,他并沒有直接去衛所查案,而是選擇留在了北平城。
他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人們并不清楚。
每隔一段距離,正街顯眼的地方有公廁。
和內地不同,北平街道上的女性不少,公廁也分男廁女廁,由專門收糞的工人負責清潔。
“收糞的行業雖然讓人避之不及,但是這個行業利潤大,只要忍得住惡臭,就能獲得很好的報酬,在宋朝時,靠著這個行業養活了許多的大富。”
“北平之前原是按照規制用的徭役,讓服徭役的老百姓,分配一部分來城市收集糞便,然后分到農戶手中。”
“后來小王爺和藩臺商議后,取消了這項徭役,分包給了愿意接手的商人。”
張吉甫是北平的老官員,對北平上上下下的變化知根知底,任何事物都能說上個一二。
普通的老百姓,哪怕是工人,也無法像張吉甫對信息接觸的更加全面,這是他的官位導致的。
官員,注定了比老百姓接受到更多的信息。
“看來你們的藩臺,很支持小王爺啊。”戴德彝敏銳的問道。
“談不上支持,這里是北平,王府的話影響力更大,圣人多次下旨加權王府。”
張吉甫答非所問。
這種敏感的話題,他可不會落下話柄。
第(1/3)頁